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哀王印 > 第102章 收放有度,洞察圣心全文阅读

第102章 收放有度,洞察圣心

热门推荐:

“父……父皇!”

顿时,二皇子承泰跪地行礼。

见状,太子与承坤紧跟着行礼问安。

“泰儿还是老样子!每每见了朕,总是十分拘谨,生怕哪里做错了,朕这个帝王便会龙颜大怒、狠狠责罚!”“不……不是!父皇,儿臣……”

“朕想告诉你们,朕不仅仅是帝王,亦是父亲;在儿子们面前,朕愿意做个慈父!”

稍稍顿了顿,皇上接着说到:“德妃的身子可好些了?”“回……回父皇,用了您御赐的补药,母亲已然愈见康复。”

“好!如此朕便能安心了!”“多谢父皇关怀!”

“太子!”“儿臣在!”

“太子妃的身孕如何?”“回父皇,母后命太医隔日便去永合宫请脉;如此细心照料,太子妃的胎象已然安稳。”

“朕瞧着你似乎清瘦了些,怕是为太子妃太过伤神了吧!”“没……没有!太子妃一向体恤儿臣,断断不忍儿臣为其忧劳。”

“嗯!太子妃还是颇为贤淑的,识大体、顾大局,分得出轻重缓急。”“是!”太子应和到。

“若是得空,太子不妨多去太后那边瞧瞧;太后一向爱重于你,你这个晚辈理应尽一尽孝心。”“是!儿臣遵旨!”

“莫要开口便称遵旨!你是太子,凡事要思虑周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才是为君之正道。”“是!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坤儿!”“儿臣在!”

“前几日,朕细细看了你写的文章,的确不俗!”“儿臣多谢父皇夸赞!”

“年纪轻轻,能有这样的气魄与格局,着实难得!不过……”“儿臣不足之处,还请父皇赐教!”

“胸中有丘壑,壮志干云霄,这自然值得褒赞;不过,万事万物讲求阴阳平和,有勇有谋亦需沉静内敛,审时度势、收放自如方可为君子。”“父皇教诲,儿臣必当深思于心。”

“三位皇子之中,你虽是三弟,却一向聪慧机敏;朕对你寄予天定的厚望,坤儿莫要辜负了。”“是!儿臣遵旨!”

“对了!这佛珠你依旧随身戴着?”说着,皇上伸出手摸了摸。“是!此物乃父皇亲赐,儿臣视若珍宝!”

听承坤这样一说,承汲的右眼忽然跳了两下。

“呵呵!这珠子倒也并非什么举世无双的珍宝,不过是用料讲究、雕制精良;随身佩戴,那久久不散之檀香可凝神静气。”“在儿臣心中,珠翠金玉并非珍宝,唯有父皇的心意才最最重要。”

听了承坤之言,皇上微微笑了笑。

“若是朕没记错,这串珠共十五颗,可现在大略数来,似乎并不足数啊!”

这一刻,皇上的突然发问令承坤一下子顿住了,而一旁的承汲也不由地紧张起来。

“父皇,您怕是在刻意考验儿臣吧!这串珠自父皇赏赐之时起便是十二颗,现下依旧足数,儿臣未曾有丝毫损毁遗失。”

“当真?”皇上再次问到。“千真万确!儿臣万万不敢欺瞒父皇!”

面对随时可能降下的欺君之罪,承坤泰然自若,一时间竟瞧不出丝毫的惊慌与怯懦。

“三弟,不过是串佛珠,若真有遗失,父皇也断断不会怪责于你。”太子紧跟着说到。“儿臣知晓父皇宽和心性,但儿臣真真未曾欺瞒!”

“哈哈哈哈!朕的坤儿果然沉稳大气,绝不似临阵畏缩之鼠辈!嗯!好!好!”……

三位皇子离开承天殿后没多久,楚公公从太医院返回。

“皇子们现下可都在殿内?”“没有!此刻,皇上独自在内殿批阅折子,三位皇子已然告退了。”承汲答到。

“这么快啊!我这还急着往回赶呢!除了询问功课,皇上吩咐了什么没有?”楚公公接着问到。“皇上说,今日要在望春宫用晚膳,之后便歇在贵妃娘娘处。”

“嗯!我一猜皇上便会到望春宫!看来,还是贵妃娘娘所居之处最得龙气啊!”

待楚公公饮下一盅茶后,承汲连忙又将茶满上。

“奴才有一事不明,还请公公指点!”“何事你尽管说!”

“眼下,德妃娘娘所居之地名为麟德殿,其宫室之前可曾用过它名?”“呵呵!这麟德殿的确是后更之名,其原名为长丽宫。”

“长丽宫!这名字很是风雅,寓意亦是吉祥!”“恰恰是为了这寓意,皇后娘娘才起了改宫名的心思!”

“皇后娘娘的意思是……”“长丽长丽,长久之艳丽必得长久之荣宠,恐偏妃恃宠而骄,皇后娘娘自不愿其独得皇上恩宠。那时候,德妃圣眷正隆,以和睦宫闱之由回禀太后之后,寻了个体面的说辞,皇后娘娘便做主将长丽宫改为了麟德殿。说来也巧,自更名之后,德妃的恩宠便大不如从前了;加之二皇子承泰略显庸懦、不得圣意,麟德殿便再不复往日之光彩。”

听了楚公公的一席话,再次回想方才之情形,承汲即刻明白了承坤的“一时口误”,清楚了太子的“颇含深意”,更理解了承泰的“难以为情”。

“奴才看得出,比起二皇子,咱们皇上还是更为看重三皇子!方才,皇上偶然间留意到三皇子手腕上的佛珠,三皇子说那是皇上亲赐的,他一直以来视若珍宝。”“是!太后与皇上皆是爱重于三皇子的,三皇子才气纵横且恭谨勤勉,的确乃人中翘楚。”

“公公,皇上的赏赐之物可有特别的讲究?比如说,某些细节之处会格外在意。”“细节之处?若非特别之恩赏,应该不会有太多的顾及。”

“皇上若是赏赐爱妃金银珠宝,会不会留意具体之数?例如,一条珍珠项链要串多少颗珠子,或是一只手串要串多少粒珠宝,再或是……”“不会!断断不会!皇上乃一国之君,天下大事尚不能一一周全,又怎可能如此关注细枝末节呢!有时候,我倒盼着皇上能松泛松泛,好生歇一歇以保重龙体。哎!咱们这些作奴才的,主子在便有依靠,若是哪日主子不在了,便会似浮云一般再无归宿。”

此时此刻,回想方才之状,承汲对三皇子承坤有了更为真切的认识;他命为庶子,他的的确确难为储君,可是,比起两位兄长,他更加懂得自己的父皇,有了这样的明晰洞察,他就能保得万全、步步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