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锦绣清宫之妾室守则 > 第四百五十二章 故土难离全文阅读

第四百五十二章 故土难离

热门推荐:

雯扬这回倒是没那么错愕了,其实回京这件事,她之前就和胤禛提过了。【】

江南风水养人,但是再好的风水,终究还是故土难离。

雯扬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紫禁城竟然也算得上是自己的家了。

但胤禛说的也没错,南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年先帝穷其一生,也不过七下江南,再也没有去过别的地方。

下一次再来,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在这儿多看看总是好的。

但此刻猛然听胤禛提起回京的事,雯扬心里却觉得咯噔了一下。

“怎么了?”察觉到了雯扬忽然的沉默,胤禛轻声问道,“是不是舍不得江南?若你当真喜欢,下次朕再带你出来。”

“哪里便舍不得了。”雯扬勉强笑了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在这儿待了快两个月了,什么样的好风景,都看腻了。能回去,自然是好的。只不过这次回京,只怕没那么太平吧?”

“你是担心老八?”胤禛直接说道,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但是一直站在旁边不动声色装木偶的苏培盛,明显肩膀都瑟缩了一下。

皇室之中争夺皇位,这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是能够闹得像是先帝当年那般的,实在是罕见。

虽说胤禛登基是名正言顺,但是民间私底下传的是版本是千奇百怪,茶余饭后,还能有什么比当年九子夺嫡更下饭的话题。

苏培盛就算只是一个太监,心里也是门清,将来史书工笔,只怕这一段历史,也得是轰轰烈烈的流传下去。

因此每每提到胤禛其他的几个兄弟,苏培盛都恨不得装作是一直鹌鹑,只当自己什么都听不见看不见。

雯扬何尝不明白苏培盛在想什么,但是苏培盛可以装聋作哑,她却不能。

“我并不担心八王爷,我担心的……是爷的安危。”雯扬慢慢说道,“这几年来,八王爷虽然私底下并不平静,但做的也大多是些无伤大雅的小事,并不算十分过分。而且就在前不久,皇上还封赏了八王为廉亲王,殊为荣宠,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他要兵行险着,毒杀玉琪?”

多年隐忍蛰伏,却在这个时候忽然猛地择人而噬,要么就是这头猛兽忽然之间发了疯,要么就是八王……已经有了完全的打算了。

“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是困兽之斗而已,不必挂念在心。”胤禛却并不在意的神情,“朕和老八交手了这么多年,他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有思虑太重,偏执太过,所以才成不了大事。”

胤禛声音平淡,但是却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了一股摄人的气场。

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孤立无援的四阿哥了,登基多年,老八竟然还有那份痴心妄想,胤禛自然是瞧不上他。

雯扬不懂政事,但看胤禛胸有成竹的模样,她也算是放心了。

“爷既然心里有数,那么我就不多说什么了。既然准备要起驾回宫,只怕就得早早收拾起来,这一路,也要派人先行打点。”雯扬一边收拾着笔墨,一边说道。

“这些琐事,自然有旁人去忙活,你就不必操心了。”胤禛牵住了她的手,感慨了一声,“朕本来想多待一些时日,等着工部院彻底建成了再回京都,但福建平倭大捷,消息传回京都,朕若是不在,恐怕民心不稳。”

福建能够荡平倭寇匪患,那么稍有眼力的官员,只怕都看得出来这背后的涵义。

若是倭寇不足为患,若是这些秘密的战舰能够大批量的使用,而装载在战舰上的那些红衣大炮是否再一次会成为皇帝眼中的国之重器,都不得而知。

但越是看不见的风险,往往就越能够吸引人蠢蠢欲动,为之疯魔。

文武百官必然会因为这次平倭之事展开激烈的探讨,这个时候,作为主宰着事情始末的皇帝若是不在场,就难免洗的有些奇怪了。

“工部院的图纸大致都已经定下来了,马克说的那个模盘,我看也十分不错。不如让他们加紧去做出来,即便不能亲眼看着工部院落成,但是能够看见微观,那也是好的。”雯扬宽慰道。

苏培盛在一旁听了,这会儿倒是连忙凑上前来说道,“奴才这就去吩咐。”

“銮驾准备回宫之事,暂时不必宣扬出去,悄悄地准备。到时候即刻出发就是了,也不必百官前来送行了。”胤禛忽然说道。

“是。”苏培盛心里头一惊,这是要秘密回宫了?

京中曾经传出来消息,说八爷病了。但是这些年来,八爷虽然深居简出,可不像是个遇事就会病倒的人。

皇帝这番谋算,显然是冲着八爷去的。

但是奇怪的是,寻常总会劝阻两句的皇后娘娘,此刻也并没有多说什么。苏培盛在心里头暗暗揣测了一番,心里想着,恐怕廉亲王的气数,是真的就快要尽了。

因为定了要会銮,虽说这件事不必大肆宣扬,但其实真的想瞒,那也是瞒不住的。

御驾这么大的动静,哪可能无声无息的走呢。雯扬虽没有多说什么,但是吩咐绿绮开始收拾行囊的时候,绿绮就显而易见是猜到了。

但毕竟在雯扬身边伺候了这么多年,绿绮倒是一点口风都没透出来,只让人把从宫里头带出来的东西重新清点造册,然后再一样样擦拭干净,装回箱子里。

到时候真的要回京了,便不必再着急忙慌的收拾行李,直接带回去便是了。

雯扬这边开始收拾起了东西,但是胤禛那儿,却并没有因此而平静下来。

从京都来的密报,倒是一封比一封还要加急,说的多半也还是八王的病情。

八王和太子告罪,说自己的身体依然不堪重负,因此不再去上朝了。但是廉亲王府周围的护卫,却日渐一日的严密起来。

皇帝不在,那些如同藏在平静水面下的波澜,却一日胜似一日的涌动起来,将整个京城,都搅成了一滩浑水。

“老十四呢?”胤禛忽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