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毒妃三嫁惑天下 > 第444章 婚书全文阅读

第444章 婚书

热门推荐:

银杏巷一路走到尾的一座院子,朱漆大门紧闭,院中守着几个护院,几个穿着随意的江湖人士在外院的花厅用饭。

后院之中,杨氏坐在堂前,面染怒色,跟前不远处便跪着还未摘去乔装的魏玉堂。

他低眉敛目不发一语,杨氏却是忍不下心中那口怒气,手边的茶盏一扬,怒道:"你越发长本事了呀,我今儿要是没赶到,你是不是就跟着那般江湖人直接劫法场了?"

魏玉堂也不否认,眼眸一垂应下:"是,儿子准备劫法场。"

"你..."他应得爽快,杨氏倒被气得一噎,心中又是后怕又是生气,眼泪簌簌的掉:"你是娘生的,也是娘一手养大的,你可以不顾魏家,可你就不能想想娘?此番若是成了,你这一辈子也不能回厉州,只能躲躲藏藏的,若是不成,娘便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你当真好狠的心。"

魏玉堂眸中泛红,可态度却依旧坚定:"儿子让母亲失望,愧疚难当,儿子深知自己所行之事乃大逆不道,亦不敢奢求母亲原谅,只,儿子犯过一次的错,不想再犯第二次,若是遭遇不测,只望母亲当作没生过儿子。"

"逆子..."杨氏上了年纪,又从厉州一路快马加鞭而至,费心费力不说,眼见魏玉堂没得半点悔悟之色,顿时一口气上不来,眼前发黑。

可自个生的儿子,自个也知道是个什么德性,若是太较真了,气死的也只有自己。

杨氏捂着心口好半天才缓了过来,万幸的是及时赶到了,没酿成大祸,可还是忍不住心酸。

她缓了缓神色,语气也不似方才那般僵硬,无奈的抬抬手:"算了,你起来吧,有得今时今日这般,也都是娘不好。"

当年要不是自己管家无方,也不会让大儿子算计到小儿子身上去,更不会让一个养女坏了魏玉堂的亲事,以至于叫他惦记多年,到得如今都还放不下。

当初若是自己手段在强烈一点,也不会害得这个儿子伤心多年。

如今既是没事,也没什么好追究的,只求他往后好好的就行。

魏玉堂深知自己是对不住杨氏的,可他该说的说了,该做的也都做了。

杨氏看他低眉敛目的模样,又忍不住心疼,起身将早就准备好的东西取来,交到魏玉堂手上:"娘也不知道这事对你来说是好是歹,可既是你自己选择的路,日后不管是好还是歹,也都你自己承受着。"

又道:"人,我已经带出来了,马车盘缠也都准备好了,如今朝中动荡不稳,你还是带她离开的好,是隐姓埋名也好,是躲躲藏藏也罢,你都给我把这条命守好,若是有个万一,我跟宋家,跟宋清欢没得完。"

为人母亲,哪有不替儿子着想的,那日魏玉堂在厉州丢下那样的话,杨氏气是气了,骂也骂了,却又哪里当真能不管的。

大儿子家也成了,子女也都有了,小儿子孤身一人也就罢了,多年来也就这么一桩唯一的心愿,她也不能就这么看着。

虽是气得跳脚,直骂儿子不争气,可杨氏还是立马寻了魏亭东,让他去寻族中长老,无论如何也要求得一纸婚书来,好把宋清颜给救出来。

魏家自打那年出了魏修明的事儿,便再不往京都去掺和任何事,云家的事虽是传到了厉州,可这些人也都只是看着。

成兴帝不成器,储君也未曾立下,魏家不敢轻易站队,也不敢轻易得罪人。

魏亭东所求才提出,族中便不少人反对,虽有个别觉得不过一纸婚书,算不什么站队不站队,可大多数都觉得这时候不该搅进此事之中。

魏亭东因着多年前那养在外头的外室闹得一回,自觉有亏杨氏,她既是为了儿子,把事儿交代下来了,便也据理力争。

"但凡念得几年书的人,都晓得云家这罪名分明就是莫须有的,那云家老祖宗是何等人物,若是云家后辈有人干出这种事来,只怕第一个喊杀的就是这位老祖宗。可云家那位老祖宗被逼死在云家祠堂,但凡同云家求情的都没落到好,如此不分青红皂白之事,便是今日有了定论,日后迟早也是要推翻的。"

魏亭东也是个读了很多年书的人,脑子清晰得很,又道:"云家后辈无女儿,我儿想救也救不得,唯一便只得宋家那位二姑娘,不管我儿是真心想娶这宋家姑娘,还是为救人而娶这宋家姑娘,与咱们魏家而言都不是什么坏事。"

都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碳难,这魏家送的就是碳,且救下的只是个姑娘,可比救男子容易得多。

魏亭东以一人口舌战多人,到底还是拿下了婚书。

此时杨氏已整装好,接过魏亭东递上的婚书,手还止不住的发颤,眼圈发红的道:"也不知道到底是帮他还是害他。"

夫妻两人早年为了个外室是生了些嫌隙,可大矛盾也没有,魏亭东见她难过,便拍拍她的手道:"孩子大了,各有各的造化,你就是担心,可也不能陪他一辈子。"

又道:"此一路你且小心,我怕家中有变故,便守在这儿,不陪你进京了。"

夫妻二人话别,一个守在厉州魏家,一个便快马加鞭往京都而去。

也亏得杨氏生怕魏玉堂闹出什么事来,连着几天没日没夜的赶路,好歹赶在魏玉堂劫法场前把宋清颜从大理寺给捞了出来,才不至于酿下大祸。

魏亭东就算早年办过糊涂事,脑子拎不清,可杨氏出发前,他有句话说得没错,孩子们大了,各有各的造化,做父母的确实不能陪他一辈子。

纵然再是不舍,可杨氏也要放了手。

魏玉堂心中愧疚,可也晓得杨氏所忧,沉默稍许,还是将宋清颜唤了进来。

宋清颜换下一身囚衣,着一身素色衣衫,跪到杨氏跟前,人都还没回过魂来,矜矜战战的捧着茶碗举至头顶,声音也带着颤抖:"儿媳敬母亲茶。"

杨氏抹了把眼泪,也没矫情,接了茶碗抿得一口,便道:"行了,以后好好过日子吧。"

宋清颜小心翼翼的应得一声是,魏玉堂便又袍角一撩跪了下来,带着宋清颜磕了三个响头,这才道:"让母亲担忧了,是儿子不孝,此一去归期不定,不能在父亲母亲跟前尽孝,还望父亲母亲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