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医女仁心:冷王莫弃疗 > 第一百一十章:以梅为题全文阅读

第一百一十章:以梅为题

热门推荐:

不一会儿,台上的布置在长者的指挥下,摆上了五张长长的桌子,在桌子上放着一整套的笔墨纸砚。

诗会的请半部分的诗词比赛已经进入最后的阶段了,这种比拼会越来越激烈,让人看着越发的激动。

长者看到台上的东西已经布置完毕后,对着台下人看了一眼:“看了前面两轮的诗词比赛,你们是否看过瘾了?没过瘾的话,不要着急,因为我们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来了。第三轮,比拼的是各位参赛的才人们的随机应变能力以及肚子中的诗书能否能够灵活运用。首先,我们先将第二轮胜出的五位才人请上这舞台上来,大家欢迎。”

伴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卫绾和其他的四个人缓缓走上舞台上,面对着众人。

长者看了一眼站在台上的五个人,又把目光深深地在卫绾身上多停留了几秒。卫绾注意到了长者的目光,只当做是没有看到,目光注视着前方,焦距分散着。

“请在台上的诸位走到自己相应的位置站好,听我说着第三轮的规则,说完后才能开始。”长者对台上的五个人说道。

台上的卫绾等五人,走到自己相对应的位置站好,然后聚精会神地听着长者说话。

长者看到台上的五个人都已经站到了自己相对应的位置了,就开始对他们和台下的观众讲解着这第三轮的规则:“这第三轮一共又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在半柱香之内写出一首即兴诗,另一部分是优胜的两人行‘飞花令’,看谁对诗词的积累最为丰富。首先,我们先来讲讲第一部分也就是半柱香之内写出一首以某一个字为主题的诗,通过场下各位大人的投票,然后确定两个优胜者,这两个优胜者能够有机会进入到最后一个部分行‘飞花令’。”

众人都已经听懂了,其实这最后一轮是分为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先作一首即兴诗决出两个优胜者,另一部分是由这两个优胜者进行“飞花令”,最后胜出的人才是本次诗会最终的优胜者。

长者让这次诗会的助手拿出了一幅字画,让另一个助手将拗断了一半的香点燃,然后示意助手将字画展开。助手先让五个参赛者看清了这字画上面的字后,又将字画展现在台下众人的面前。

只见那幅字画上面单单一个“梅”字,写在了字画的中间,四周留白,除了一个“梅”字,再无他物。

以“梅”为话题,在半柱香之内做出一首即兴诗,众人看着皆是摇头叹气,他们没想出来,别说半柱香,就是给他们一炷香、两炷香,他们也写不出来。

卫绾等五人站在他们的桌子后面,端端正正地站着,似乎都在思索着什么,这“梅”字含义和意向太多,如何拿捏这个意境也是一个难题。要写好一首诗,先要想这首诗到底要表达什么,怎样表达,到最后写出来后,是否能够达到原来想要的效果。

卫绾想了一下,提起桌上的那只毛笔,蘸了蘸墨水,在展开的宣纸上挥洒起来,洋洋洒洒的,没有半丝犹豫。像是在默写这一首在脑海中早已成型的诗词,而不是现场作诗。

卫绾提笔后,陆陆续续有几个人也开始拿起了毛笔,在宣纸上开始挥洒起来,却没有卫绾那般干脆,有时候会停顿,会停下来思索一番,然后再在宣纸上写下后面的半截诗词。

那半炷香快要燃尽了,卫绾早已将自己关于梅的诗作写完了。而其他四个人也陆陆续续地将他们的作品在宣纸中呈现了出来。

台下的众人静静地看着台上的五个人在挥洒着笔墨,不急也不燥,耐心地等待着。

半柱香已经燃尽了,长者让五个参与者放下手中的笔,将所作的诗词平摊在桌面上,让诗会助手来收。

诗会助手将诗词收上去之后,将五幅诗词的顺序打乱了,由于作者的名字写在背面,所以众人并不能不知道到底是谁写的哪一个作品,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本次诗会的公平公正。

“下面我们即将看到本次第三轮参与者的优秀作品,我们先随机抽取一幅进行欣赏。”长者在台上声音不大,却有着极强的穿透力。

长者示意站在舞台上的本次诗会的助手,选取其中一幅作品进行现场鉴赏。

诗会的助手随机拿起了一幅作品,将作品展开挂在雕刻着玉兰花的藤木展览的架子上面,挂好之后放开手,一幅洋洋洒洒的诗作就像瀑布一般倾泻下来,展现在台下众人的眼前。

只见诗作上面的字,豪放而又不失规范,是一种在规范内的豪放。

“《梅》,天作纷扬雪,人间共白头。推门窥庭院,点点是红梅。”南宫燮看着台上展开的诗作,轻轻地读了出声。

“好。”这一声正是读完这首诗的南宫燮发出的:“这首诗用短短的四句诗词,将红梅白雪那个绝美的境界描述了出来,语句之中,塑造着既平凡,而又空灵寂静的冬季之景,是一首佳作。”

不同于南宫燮的是南宫凌的平静,南宫凌看着这首诗作,心中对卫绾的那首关于“梅”的诗作更是期待,不知道卫绾会在半柱香的时间作出了什么诗作,又会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惊喜。

众人将台上展示出来的诗作,看完之后,纷纷惊叹,惊叹台上的人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将“梅”这一物象,描绘出来,而且还能够写出这么优美的诗句。

坐在评委席的南宫凌等人纷纷做出了自己对这首诗词的评价。

待评价完后,长者又让诗会助手,将另外的一幅诗作挂在了旁边已经准备好的一个专挂书画的玉兰雕花的藤木架子上。

待诗作展开之后,又是一首七言诗句。字体俊秀圆润,笔锋内敛,像是一个大家闺秀一般。众人看到这个字体,竟然纷纷猜测这幅诗作正是台上那个唯一的女子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