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天工造物:盐韵情 > 第336章:皇室御用盐全文阅读

第336章:皇室御用盐

热门推荐:

“薛主簿!薛主簿!”

在贡井县待了两日后,刘衍一行才返回富顺,而蒲县长刚一回到县衙,便拎着衣袍,向正堂奔去。

“蒲县长,怎得才回来?这大公井下到底是何宝贝?”

见到蒲县长后,薛主簿亦急忙笑着迎去。

“瓦斯,是瓦斯!”

蒲县长握住薛主簿的手,激动地问道:“既然大公井下面藏着瓦斯,是不是意味着咱们富世盐井的下面亦藏有瓦斯?”

“额...”

薛主簿凝眉想了想,才遗憾地摇了摇头,“应当没有。”

“为何?这贡井与富顺的地形地貌不都大致相同吗?”蒲县长不解。

“咱们富世盐井已然开凿了有数年,若是井下藏有瓦斯,早就被发现了,不会至今仍未凿出。”薛主簿解释道。

“会不会是凿得还不够深?前朝临邛凿出的火井,深达六十余丈,而大公井亦是深达一百三十余丈才舂出的瓦斯。”蒲县长凝眉道。

“唔..若是要深凿下去,亦不是不可,只是,需效仿大公井开凿的方法,一边凿井、一边汲卤。”薛主簿想了想,说道。

“那可行否?毕竟,咱们富世盐井已然稳定出卤,若是继续深凿下去,会否影响其出卤量?”蒲县长担忧道。

“这个...还真不好说。”

薛主簿搓了搓手,面露难色。

“那..试,还是不试呢?”

蒲县长亦搓了搓手,纠结万分。

“珍儿!”

“轩之哥哥!”

原以为,刘衍只是当天去当天回,谁曾想,这一去,便是两日,仅让人带个口信回来,说有要事需留于贡井处理。

“有礼还好吧?”

刘衍搂过梅珍,笑着询问。

“整日皆饱食酣睡,能有啥不好的?”

梅珍笑了笑,嘟嘴抱怨道:“现下,有了有礼,我便不再是你首要关心之人了。”

“哪有?”

刘衍看了看周围,才附于梅珍耳畔,轻喃道:“没有你在身旁,我夜夜难安。”

语毕,亦不忘于梅珍脸颊轻啄一口,惹得梅珍娇羞不已。

“轩之哥哥,阿翁可好?”

梅珍靠于刘衍怀中,随他一同,返回屋内。

“阿翁?”

蒙圈儿稍许后,刘衍才想起,梅珍说得是公明,遂点头道:“原本是尚好,但在发现了这井下的宝物之后,已然变成大好矣!”

“这井下的宝贝究竟为何?”梅珍急忙问道。

“瓦斯。”

“瓦斯?”

梅珍想了想,不太确定地问道:“可是火井?”

“没错!珍儿果真乃扫眉才子。”刘衍点头夸赞。

“我亦是听闻爹爹讲起的。”

回想起已故的梅泽,梅珍的声音忽然变得低缓些许。

刘衍见状,随即将其揽得愈紧。

“当初,爹爹在发现富世盐井之时,便与我们讲过,其实这口井,并不是咱们蜀地的第一口盐井,除了李冰父子所凿出的盐井外,前朝亦有火井被百姓凿出,在发现火井之前,他们挖出了六口盐井,而最深的那一口便是火井,只不过其瓦斯渐衰,亦无像现下这般,有规模地开发盐业,因此,便那口火井只在当地出名罢矣。”梅珍回忆道。

“没想到,外舅身为猎户,竟博识广才。”

刘衍听完,面露赞赏之意。

他只听闻过火井之事,未曾听说在那口火井旁亦有五口盐井,看来,蜀地资源丰厚,定不止一两处地方深埋着泉卤与瓦斯。

想到此,他对蜀地的前景愈发好看,亦愈发迫切地想将盐道的数量增加,以解决蜀道难的问题。

“轩之哥哥,这瓦斯熬煮出来的盐,其口感如何?”梅珍忽然问道。

“比普通灶火熬煮而成的盐,口感更甚。”

语毕,刘衍便唤来阿福,将他从贡井带回来的成盐拿与梅珍品尝。

“唔..确实味道更加醇厚,今晚,不若就用大公井的盐来调制菜肴?”梅珍笑着建议。

“好!”

刘衍点点头,问道:“吃古董羹,如何?”

“好呀!若用此盐来调制汤料与蘸料,定是味美而鲜。”梅珍笑道。

“不若,把蒲县长与薛主簿,还有林县丞一同叫来吧。”梅珍又道。

“嗯,没问题。”

刘衍笑了笑,便唤来阿福,让其通知东厨备膳古董羹,并将蒲县长等人一同邀来。

由于要来用膳的人数较多,准备的菜肴数量与品种亦要多,因此,这顿古董羹,待到戊时末,才准备齐全。

“呀!咱们这是赶上了暮食,享皇室待遇啊。”

蒲县长换上了一身便服,大腹便便地行至后院,搓着手,一脸贼笑。

“哈哈..蒲县长,暮食的说法可有些大不敬哟!”

王奎瞅了一眼坐于主位的刘衍,笑着打趣。

“嘻嘻!”

蒲县长于王奎左下手坐下后,又搓了搓手,笑道:“咱们虽不是皇室中人,但却与皇室中人共用晚膳,且已过戊时,将此称作暮食,并不为过嘛。”

(注:汉朝的皇帝是“一日四餐”制,分为“旦食”、“昼食”、“夕食”、“暮食”,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早餐、午餐、晚餐、夜宵,“四餐制”在汉朝时被制度化,用以体现等级色彩与礼仪特征)

“说到皇室,本王忽然生出了一个想法。”

刘衍抬眸,看向众人。

“哦?请王爷说来听听。”王奎急忙道。

“现下,皇室用盐并未固定,仍是靠京中几大盐铺进贡,井盐、海盐皆有,由此,本王便觉着,要不要将现下的大公井盐送去皇宫,让皇上一试?”刘衍问道。

“皇上食过之前的大公井盐吗?”蒲县长好奇道。

“唔..应当食过,马公的盐铺向皇宫进贡的成盐有咱们富世井盐,亦有大公井盐。”刘衍想了想,说道。

“那..那皇上食过之后,怎么说?”蒲县长又问道。

“觉着井盐的口感比海盐更甚。”刘衍说道。

“那是自然,首先从色泽上讲,海盐虽然颗粒大,但除了常见的白色外,亦有黄褐、灰褐、淡红、暗白色的,不像咱们井盐,皆纯白无瑕;其次,井盐的杂质更少,食用起来更为放心一些;除此外,二者在口感上亦有差距,海盐入口带着海水的咸鲜味觉,回味中才有一丝甘甜,而井盐的味道更为柔和,入口后是鲜味先至,咸味来得很慢,稍许后,才感觉口中隐隐还有一点回甘。”薛主簿笑道。

“唔..分得这般细啊!”蒲县长感慨道。

“海盐的咸味儿来得更直接,而井盐则是由鲜入咸,因此,口感更胜一些。”刘衍总结道。

“王爷说得没错!”薛主簿笑着点点头。

“不过,末将认为,这井盐的珍贵不再于口感,而是这盐井的数量本身太少,且采集熬煮的过程又甚为不易,一石成盐的产出,其背后贡献的人力物力皆大,是广大盐工们齐心努力的成果。”王奎说道。

“对!王将军说得在理。”众人齐点头。

“因此,便更要将这大公井盐送去皇上面前,让其品尝一番,若能得皇上钦点,对大公盐场,乃至整个江阳的盐业发展,皆大为有利。”刘衍说道。

“菜上好了,请诸位慢用!”

就在众人继续畅聊井盐发展之时,庖厨已然将菜肴摆好,并在每个矮几之上,皆各安置好一架火炉与分格鼎,又端来染炉,以备加热蘸料。

“好了,大家请用膳吧!”

刘衍抬手示意后,众人便开始大快朵颐。

“珍儿,若想食辣,加点辣子便是。”

见梅珍的蘸料毫无半点儿辣子,刘衍便轻声建议。

“不要!”

梅珍摇了摇头,嘟嘴道:“我怕有礼长疹子。”

“无妨,接下来的这几日里不喂他即可。反正有两位食母在,少喝几回你的奶丨水并无大碍,莫要为了有礼,委屈自己。”

说着,刘衍便唤来庖厨,重新为梅珍打蘸料。

“愈辣愈好!”

亦不忘交代这么一句。

“嘻嘻!”

看着红艳艳的蘸料,梅珍食欲大增,将其于染炉上加热后,便将一块儿鱼片放入其内,滚了一大圈儿后,才夹入口中。

“唔!”

梅珍包着满口鱼片,使劲点头,“好吃,鲜味儿胜于咸味儿。”

“是吗?”

刘衍笑了笑,夹起一块冬葵在蘸料中轻啄一下后,便放入口中品味,“唔..果真如此!”

“来!干了这杯春醴,一为庆贺大公井凿出瓦斯,二愿今年的秋收能胜过往年。”

刘衍起身,举杯看向众人,而后,众人纷纷举杯,开怀畅饮。

春醴惟醇,燔炙芬芬。

一夜饕餮之后,刘衍便命人将瓦斯熬煮的大公井盐快马加鞭地送往洛阳,让刘炟品尝。

“此乃八珍玉食也!”

刘炟在食用过由此盐所制的佳肴美味后,龙颜大悦,随即便下令,今后的御用之盐皆由“大公井”供奉。

自此,大公井便喜获“天下第一盐卤井”之美誉,并在历史长河中留下重彩笔墨。

同富世盐井一样,大公井何时枯废已无从可考,但为了纪念大公井为百姓所做的贡献,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在其遗址上修建了东岳庙,而原井口便在其神龛之下。

清末,东岳庙变成民居,几经波折后,已然破败,唯余大殿孤零零地斜立于荒草之中,已不见往日之风采。

不过,于2009年2月,大公井遗址被列为自贡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让愈多的后人铭记住了这口曾经创下辉煌的古盐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