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穿越之我是良妃 > 30、第 33 章全文阅读

30、第 33 章

热门推荐:

卫琳琅和春儿抱着胤v和胤t一路跟着康熙回了内宫,一路上都是小心谨慎,目不斜视的样子,康熙见了不悦,康熙袖子一甩,回乾清宫,卫琳琅眼看着康熙行走的方向不对,及时的停下恭送康熙,等康熙的大部队都看不见了才带着胤v胤t等人回了偏殿。两个孩子经过康熙今天的这一吓心里有些胆怯,也不敢张扬着出内宫了,卫琳琅怕孩子们闷着了,让人给他们弄了些体育器材消闲时光,如粗绳子结的网,立着可以然他们攀登,当然底下也挖了个大沙坑,每次玩儿的时候必须有人看着的。单杆、秋千、平衡木、跷跷板之类的就不多加赘述了。

可两个孩子明显以为康熙是嫌弃他们会写的字不多,书读的太少,对玩耍的兴趣淡了许多,回来就开始埋头比赛读书写字,可卫琳琅这里就没有什么书籍,更不知道皇子阿哥们应该读什么书。卫琳琅派人去打听别的阿哥们都读的什么书,大阿哥已经太大,读的书自然不能跟小孩子比,三阿哥交由大臣抚养,不住宫里,四阿哥被皇贵妃给看的死死的,根本就不能接近,五阿哥更不行,他在皇太后身边,几乎不学汉语,只有和六阿哥胤祚打听了。

卫琳琅想胤祚更胤v和胤t同龄,应该学习的东西更适合胤v和胤t,都是浅显易懂的的东西吧,就派亲自去德妃那里求了一趟,借来了《中庸》《大学》来,说是六阿哥胤祚已经读过了的书,给了胤v和胤t也不用还了。

卫琳琅以前总以为孩子们太小,自己平时也尽可能的教了他们不少的东西,原以为等他们长大了康熙自然会给他们安排老师教授学习,自己只要尽量的给他们一个悠闲的童年就好了。

谁知道看了胤祚读的书才知道,这些能“九龙夺嫡”的皇子阿哥们的确聪明,这和他们启蒙的早不无关系,连这文言古义,内容深奥难懂的东西都已经读完了,看来自己真的把胤v和胤t给耽误了。可这书里面的意思卫琳琅根本看不懂,只好连猜带蒙的把字认全了,又断句读顺了教他们背诵,让他们多背诵几遍,期望能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境界。

好在后来又弄来了《论语》《千字文》《百家姓》等书籍,论语小故事,卫琳琅从小到大学习、看电视什么的倒是听说知道的不少,因此就放下了《中庸》《大学》专心的给胤v和胤t教《论语》。

两个孩子很勤奋,除了吃饭睡觉都要捧着书本读,字也练的勤,卫琳琅担心孩子们把眼睛给看坏了,硬性规定了时间必须玩耍放松,做到劳逸结合,卫琳琅给胤v和胤t准备的健身器材也派上了用场。

康熙的几个大的皇子都已经十余岁了,读书启蒙已经成为他们成长的头等大事,康熙二十三年,康熙指定了畅春园无逸斋做为皇子们的上书房,并且挑选好了师傅,对皇子和师傅之间的礼仪,学习时间和课程安排等,事无巨细一一做了规定。

他委派满汉大学士张廷玉、鄂尔泰为总师傅,因满人是马上得天下,康熙以免皇子们忘了祖宗,还特别挑选了满、蒙师傅,教授皇子们满蒙文与骑射弓马之术,皇子们每天除了学习满蒙汉语文和骑射之外,其他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四书》《五经》吟诗作文等。

康熙除了为皇子们选择最好的老师,汉人师傅教授儒家经典;满人师傅称谙达——内谙达教授满文和蒙古文,外谙达教授弓箭骑射技艺。康熙为了避免皇子们从小养成骄淫奢侈的恶习,将上书房的条件简陋布置到苛刻的地步,当然老师们也要以身作则。

康熙为了培养皇子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规定皇子们面见老师要执师礼,每天为老师们预备好桌椅板凳并将书籍笔砚置于桌上,皇子初次见师傅,要向师傅长揖一躬,并抱拳行礼(师礼),师傅也要同样还礼(臣礼),如不肯受可向座位一揖,以师傅之礼相敬,师傅等需得尽心教导,再引皇子向墙上悬挂的孔子画像行礼。

皇子们虽然身份高贵,可他们的皇阿玛也和普通百姓一样“望子成龙”,并不惜“拔苗助长”,让他们每天寅时(3~5时),就要到达上书房温习头天的课程,等待老师来检查。老师来了就开始著名的“一百二遍”背诵,若是错了还要从头再来,有的时候还会体罚,当然打的是伴读。

上书房条件艰苦,夏天不扇扇,冬天不搁炭盆,皇子们正襟危坐的一坐就是一上午写字读书,每一个字要写一百遍,以练习书法,书也要熟读一百二十遍,再背诵一百二十遍。

康熙还严格的规定了吃饭进食时间,直到午时方能吃饭,食物也很简单一般就是点心之类的,吃完饭继续学习,到了未时,就是下午一点到三点,就可以到外面的院子里,那儿有靶子,练习射箭。即可以休息又可以练习骑射,这就是练习武艺的时间。

下午申时,十五点到十七点,康熙又再次光临检查功课,还让这些皇子们背书,一个一个皇子按照年龄大小排着队背。

酉时,十七点到十九点,练习射箭射箭时间,康熙亲自指导,先让诸子们一个一个射,之后让那几位师傅一个一个射箭,最后康熙自己射箭,真正是箭无虚发,连发连中。

等康熙表演完了才终于放学了,以后就不论酷暑严寒,天天如此,一年之中只有元旦、万寿节、端午节、中秋节及本人生日时才能放假一天。

卫琳琅的胤t和胤v也榜上有名,成了上书房的第一批皇子,开始了悲惨的上书房生涯。

对于每天早上三点到晚上七点的学习时间,卫琳琅心里真是深恶痛绝,她把两个孩子养的白白胖胖的两个宝贝,没有几天小脸上就熬的没有了几两肉,肤色也苍白起来,两双眼睛显的越发显得黑亮有神了。

卫琳琅有心让孩子们请假歇歇,可胤t和胤v说,“哥哥们都能坚持。”自己也不愿意落下。

卫琳琅心里骂娘,上书房里不只胤v和胤t两个小的,胤祚都没有说要休息,自己就算去求了康熙也不见得会同意,挨骂还在其次,怕是要挨罚关禁闭之类的就不方便照顾两个孩子了,再说这两个孩子也不同意。

卫琳琅只好在胤v和胤t的胤t上做到营养全面,分量充足,保证两个孩子吃饱喝好,晚上督促两个孩子晚上早点休息,尽量的多睡一会儿,好在两个孩子的身体还算好,坚持了一阵子习惯了也就好多了。

只是有时候孩子们回来后情绪有些不高,问他们又不肯说,卫琳琅私下里问了伺候的赵钱儿,原来,胤v和胤t的学习在皇子里算得上是最差的,在上书房已经挨过康熙几次批评了,别的皇子们也嘲笑讥讽过他们。两个孩子怕卫琳琅知道不高兴,所以商量了不告诉卫琳琅。

卫琳琅从赵钱儿口里知道了胤t和胤v在上书房里受的委屈心里也很难受,让赵钱儿不要告诉胤v和胤t自己问过了,既然孩子们不想卫琳琅担心她也就装作不知道,以免孩子们记挂。可是对于学习上的东西她实在是无能为力,只能寄希望于老师,于是每天给胤v和胤t送饭的时候就给几位老师也多预备了一份,望他们能看在胤v和胤t好学的份上们对孩子多指点一二。

康熙对几位皇子的教育自然是关注的,几个孩子自从进入上书房,每天的行为举动他都了若指掌,他把开蒙读书的地方特地选在自己理政的乾清宫最近的畅春园无逸斋,就是便于康熙随时了解皇子们的读书状况。

一声“皇上驾到,”众皇子纷纷起立,由大皇子率领,众位皇子鱼贯而出,诸位老师也跟到书房外台阶下恭敬迎候。

“儿子胤_给皇阿玛请安”胤_打头给康熙见礼,众位皇子也一一给康熙请安,随后师傅们也一起给皇上行礼。

康熙落座之后,就开始询问皇子们的背书情况,康熙随手拿了一本《大学》随手翻了一页,抬头看胤_一眼示意开始。

胤t给康熙行了一礼规规矩矩的站好,就开始朗朗背诵起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未之有也。”自然是一字不差。

康熙继续问道:“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儿子知道,”胤_解释道:“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康熙听完不做评论,把书扔下,又捡了一本。

胤_知道皇阿玛已经考完自己了,给皇上行了礼自动退后。

胤祉又上前,给康熙行了礼就等着。

这是一本《中庸》,康熙随手翻了几页。“君子之道费而隐,·····”

“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胤祉张嘴就来,也没有一点儿停顿的地方,康熙自然是又考了译义,胤祉一点儿不差。

康熙对此也不做评论,顺下来就是胤g,胤g背诵了《礼记》里的一段又做了解释。

胤祺只是背了一段满文,康熙就过了。

胤祚是《诗经》里的一段。

和胤v、胤t分别背诵了一段《论语》。

康熙对儿子们的学习进度非常清楚,一一出了题目,既不会然他们太吃力又不会让他们觉得很放松,几个皇子倒都很顺畅的答对了下来。

康熙听完皇子们的解读静默了片刻,皇子们皆恭敬站立等着康熙训话;“朕让你们学习的时候先朗诵一百二十遍,再背诵一百二十遍,你们可是会认为朕太苛刻?”康熙问道。

胤_等人立即回答道:“儿子们不敢。”

康熙听了笑道;“皇阿奶教朕的时候就是这个方法,朕小时候读书也是要朗诵一百二遍,之后还要背诵一百二十遍,等到完全熟练了,然后才再换下一段,这样一段一段地学。开始朕也是有所不满的,一旦熟读学会之后在重复又重复,是很枯燥乏味的,尤其还是一百二十遍,可是朕还是坚持下来了,朕的良苦用心你们可知晓?”

胤_诚惶诚恐的答道,“儿子愚钝,皇阿玛是位儿子们好,儿子们定会遵循皇阿玛的教导,儿子和弟弟们也会谨遵皇阿玛的教诲。”

胤祉等几个阿哥也纷纷表示听从皇阿玛的教诲。

康熙点点头,“你们明白就好,朕也是为了你们好,胤_是兄长,自然是要以身作则,坐好弟弟们的榜样,弟弟们有什么不懂的,你也要替他们解答一二。”

胤_郑重的行礼;“胤_遵旨,儿子定不会辜负了皇阿玛的期望。”

康熙又对胤_等众人说道:“朕特意把这上书房设在畅春园无逸斋,就是避免你们的贪玩耍闹,人要无逸,不要闲着,不要贪玩,更不要贪图享乐。”康熙说着专门盯了几个小的一眼。

这回胤_带着弟弟回答,其他的几个皇子都附和有声:“儿子们定会听从皇阿玛的教导。”

康熙回头问老师们“朕的皇子阿哥们如何?”

老师诚惶诚恐的跪下对康熙答道;“皇子们很聪敏,又都很好学,臣惶恐,恐怕耽误了皇子们的学业。”

康熙道;“朕对你还是有信心的,朕也会经常来看看,以免他们不服从管教,”又交待了一番老师们对皇子们不能表扬,要多批评,免得他们骄傲的话。

康熙说了声时间不早了起驾走了,胤_又带着弟弟和老师们恭送康熙一番,康熙就处理他政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