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哀王印 > 第212章 承坤失意,代传木珠全文阅读

第212章 承坤失意,代传木珠

热门推荐:

“什么?皇上已然允准了由承泰主理先帝祭祀大典?”“是!方才,儿子已经问过姚护卫了,父皇亲口之谕断断无差。”承坤答到。

“主持先帝祭奠之礼,如此一来,承泰岂不是成了日后的太子了嘛!有了皇上的抬举,满朝文武便会一叶知秋、趋炎附势了!”

说罢,雀贵妃手中的丝帕垂落在地。

俯身拾起粉红丝帕,承坤将其奉于雀贵妃面前。

“母亲,事已至此、回天无术,接下来,咱们还是再拟应对之策吧!”

“坤儿,此事真真再无半分回转之机了吗?”“君无戏言!难不成,如此郑重之事,父皇还能出尔反尔吗?”

叹了口气,承坤接着说到:“这些日子,自毓亲王一系上书谏言之后,想必父皇也一直在斟酌;其间,虽然十五叔与十七叔做了不少功夫,但终未能改变父皇的决定。”

“你的岳丈章衍!他为何不向皇上谏言?如今,朝堂之上,章衍可是皇上格外倚重之臣啊!”雀贵妃紧跟着说到。“母亲怕是思虑有失吧!无论父皇再如何器重,章衍他也是外臣;皇家内事,他又如何能毫无自知、置喙妄言呢!”

听此言,雀贵妃凝眉不展、沉默不语。

“母亲且歇一歇吧!稍后,待消息在宫里传开了,儿子还要到麟德殿向二哥当面道贺呢!”

说着,承坤站起身准备离开。

“坤儿,或许……或许事情还……”“母亲安心,儿子自可平复心绪,不会因这一件事便失了精神的!”

“好!那就好!”“母亲留步,儿子告退!”……

“再有一会儿,二皇子即将主理祭祀大典之事便会在宫中传得尽人皆知了!”

此时,青玉湖边一处堆山之后,承汲对毓亲王说到。

“是啊!承泰能得到这样的体面,本王之前的心血就没有白费!”

转过头望向承汲,毓王爷继而说到:“姚护卫,你……”“王爷,您还是同从前一样唤奴才宝天吧!”

“宝天,多亏有你在皇上身边时时尽忠侍奉,如此,本王才能审时度势、顺圣意而为!”“王爷谬赞了!奴才卑微,不过是尽己之能,为皇上效忠、为王爷尽力!”

“宝天,你自安心,待得功成之日,本王断断不会忘了你立下的大功!”“奴才不敢!”

“敢问王爷,近来,紫云母女在宫外可还……可还安好?”这一刻,立在毓王爷身后,承汲按捺住胸中乱撞的热血,以满怀期待之情问到。“她们都好!她们一切都好!”

“宝天知道,虽同在皇城之中,自己却不便出宫与紫云相会;若王爷允准,下一次,可否将紫云亲笔之书信带给奴才,也好一解彼此牵挂惦念之苦。”“好!下一回,本王一定将书信传给你!”

“你若是想,这一回,本王可先将你的传情之物带出宫,随后命人交予紫云小姐。”

此刻,望着毓王爷平静而笃定的神情,承汲心底的恨与痛几近喷涌之极。

“来得急,现下,奴才身上没带着什么,就先不劳王爷了!”“呵呵!也不急着这一次!来日方长,咱们以后有的是机会!”

伸手拍了拍承汲的肩膀,毓王爷笑着说到:“圣意难测!代本王在皇上身边处处精着心!现今,眼见承泰一步步逼近储君之位,咱们更是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疏忽!”“是!奴才记下了!”

“来日,若承泰真真继承皇位,那本王便是无可争辩的第一功臣!到那时,莫说是一个紫云,就算是倾国倾城的美人儿,本王亦能遂了你的心愿!”“奴才叩谢王爷!”

就在毓王爷转身离开之际,这时,承汲忽然开口道:“王爷,奴才思来想去,还是……还是想请您代为将信物传给紫云!”“哈哈哈哈!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本王懂你的心思啊!”

紧跟着,承汲取下了手腕上的一串木珠。

“劳烦王爷将这串檀木念珠转交予紫云!”

“这是……”“此物乃天师所赠,随身佩戴可保平安康健。”

“好啊!天师之物可都是沾染了灵气的,若紫云小姐随身而用,必能保得安泰!”“是!”

“放心吧!本王自会将你的心意全全交付!”“王爷成全,奴才感恩不尽!”……

五日之后,这一天,皇上与太后同用晚膳。

“都说太后是最最有福气的!哼!那都是些不明就里的外人说的!事实上,作为母亲,为了能和自己的儿子吃上一顿家常便饭,我这老婆子已然盼了许多日了!”“国事烦忧,儿子实在是抽不出身来,还请太后体谅!”

饮下皇上亲自奉上的一盅酒,太后长长地舒了口气。

“后日便是先帝之祭了,一切可已准备妥当?”“太后安心,泰儿做事一向谨慎稳妥;今早,他向朕回禀了诸事之筹备;朕听着,其一样样思虑周详、安排轻重得宜;最最难得的是,他还精心着银钱之用,处处筹算,没有半分的过度之费。”

“好啊!承泰初理宫中大事,能让皇帝满意便是最好的!”

手执汤匙轻轻搅动着紫米羹,一时间,太后未再言语。

“这加了砂糖的紫米羹乃是太后平素最爱,怎的今日迟迟不见入口啊?”皇上问到。“方才,许是厚味之物食得有些多了,现下倒喝不进这羹了!”

“楚维盛!”“奴才在!”

“给太后奉一盏清茶上来!”“是!奴才遵旨!”

“不必了!人老了,本就夜里睡不实在,若再饮些提神的茶,晚上便更难安然入眠了!”

皇上一个眼神,楚公公随即退了下去。

“食而不下、寝而不安,太后可是有心事?”“既然皇帝这样问了,母亲也就不好不说了!”

“母子之间,太后尽管直言!”

“后日先帝之祭,不知皇上是否允准四王入宫尽礼?”“若朕没有猜错,此事已然在太后心中反复思量过许多次了吧!”

“再如何思量,最终的决定还是要看皇帝的意思。”“母子连心!太后所思必也是朕所思!朕既以仁孝治天下,就绝不会令太后、令天下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