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哀王印 > 第125章 君臣论储,毓王精言全文阅读

第125章 君臣论储,毓王精言

热门推荐:

“奴才叩见皇上!”

轻步入殿,承汲于龙榻前跪地行礼。

“起来吧!”“是!”

“赐座!”“奴才不敢!”

“朕叫你坐,你便坐下!如此,也好与朕安安稳稳地说说话!”“是!奴才遵旨!”……

楚公公亲自为承汲搬来了凳子,承汲连忙躬身致礼,举止甚为恭谨。

“今日,若不是你及时出手,一场国丧怕是免不了了!”“身为御前护卫,奴才救太子之驾乃理所应当。”承汲稳稳答到。

“你的大功,朕记下了;来日,朕自有恩赏。”“本是分内之事,皇上之赏奴才愧不敢当!”

“楚维盛!”几声轻咳后,皇上唤到。“奴才在!”

“二皇子与三皇子现下何处啊?”“回皇上,二皇子到佛堂为您与太子进香祈福去了;三皇子忧心圣体,一直守在殿外;不过,未免太过劳心劳力,方才,奴才已经着人送三皇子回永祥宫了;离开之时,三皇子还反复叮嘱奴才,皇上何时醒来,即刻就遣人通报一声。”

“对了!出了这样大的事,皇贵妃她……”“皇上,此刻,皇贵妃正在绮华宫服侍皇后娘娘。经太子这么一闹,皇后娘娘心力交瘁,怕是心口痛的旧疾又要复发了!”

听了楚公公的话,皇上长舒了一口气。

“皇上,止痛祛风的汤药已经熬好了,且用冰袋稍稍敷了一会儿,这时饮下最为相宜。”楚公公接着说到。“先搁着吧,朕不想喝!”

“皇上,服药最讲究时辰,若是过了最佳之时,那药效怕是会削减不少啊!”“时辰!是啊!万物皆有其时,一休一作均为自然之法、天地之道,断断勉强不得。”

片刻犹豫之后,皇上接过了楚公公手中的汤剂,皱着眉一饮而尽。

“你代朕到永康宫瞧一瞧太子,这儿留宝天一人服侍便可!”“是!奴才告退!”……

与承汲相对一视,楚公公随即退出了寝殿。

“此时殿内没有旁人,朕问你什么,你如实应答即可,无需拘着君臣礼数,更不必担忧言语有僭越之失。”“是!奴才恭听圣言!”

“若是朕废储立新,二皇子承泰、三皇子承坤,你觉得哪一个更为适宜呢?”“皇上,立储事关国本,奴才绝不敢君前妄言!”

说罢,承汲起身,立刻跪在了地上。

“朕说过了,你心里如何想就如何说;朕不过一听,不会据此而断的!”

皇上问及立储人选,这本是承汲意料中事;不过,于难以揣测的君王面前,他必须表现得愚钝、惶恐,也只有这样才能保得自身万全。

“说吧!无论所言如何,朕绝不会治你的罪!朕乃一国之君、金口玉言,断断不会诓你!”“是!奴才明白!”

“储君一事,九王等一向主张立嫡,如此一来,结党营私、筹谋争斗之事便可免去许多;但亦有王公大臣力主立贤,声称唯有贤者方可授之神器、君临天下。其实,无论立嫡立贤,若得圣君,便是宗庙社稷之幸、天下苍生之福。”

稍稍顿了顿,皇上接着说到:“谈及此,朕倒想问一句,对于立储之事,你可知毓王所持何见啊?”“回皇上,于王府之中,奴才曾偶然听毓王爷提及一二,说是……很赞同皇上的英明决断,觉得立嫡为储乃是最佳之策。”

“噢?看来是朕想错了,朕还一直以为毓王最看重三子承坤;记得从前,他还曾称赞承坤英朗隽秀、才华过人。”“这……想必是奴才愚笨,仅凭数言便妄下判定,未能细细体察王爷真意,还请皇上恕奴才失言之罪!”

“无妨!向来,毓王胸中丘壑、心思细腻,你一时猜不准他的心意也属寻常!”“是!奴才多谢圣上体谅!”

“嫡子终究是嫡子,纵然屡有不足之处,却依旧难以撼动其“名正言顺”之根基!可天不遂人愿啊!朕这个嫡出之子着实令人忧心,自其被立为太子后,生出的一桩桩、一件件,哪一回都不是小事,如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前朝、整个后宫都跟着悬心。”

“皇上,奴才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承汲说到。“你自说吧,朕随意听着!”

“自古以来,贤君圣主也并非都是十全智者;有时候,正是因自身之不足,反倒成全了虚怀纳谏、君臣相得之佳话;无论君如何、无论臣如何,君臣相照、天下为治,便可称得上安泰盛世了!”“嗯!此言颇有意味啊!”皇上点了点头。

“宝天啊!朕真真没有料到,你虽长于偏僻之地,却有如此格局之思!今日对言,你可是令朕刮目相看啊!”“皇上谬赞了!奴才微贱,万万没有这样的才思!不过是从前在王府之时,偶然受教于毓王爷罢了!”

“毓王?这么说,方才那番话是毓王亲口对你所讲?”“回皇上,毓王爷曾言说过许多,可奴才仅仅记下了其中一些;还有一些,奴才实在不懂,也记不清了。”

“好!好!你能记下两三言已然不错了,说不定就是你这两三言,朕便能从中辨出精华,为治国所用、为任人所用。”

话音未落,此时,小同子轻轻推开门走了进来。

“回禀皇上,忠王求见!”“传!”

“皇上,奴才告退!”“慢!你先不要走,稍后,朕还有要事交代给你!”……

见承坤入殿,承汲即刻起身后退了几步。

“儿臣叩见父皇!”“起来吧!”

“奴才见过忠王!”“姚护卫免礼!”

“父皇,您的头痛之症可好些了?”“服下药,已然觉得好多了。”

“太子可醒过来了?”“回父皇,儿臣方才着人去过永康宫了;太子哥哥的确苏醒了一阵,可没多久,又昏昏睡去了。魏太医说,太子哥哥并无大碍,不过是骤然悲伤有损心魄,加之心绪激愤,怕是要多缓些时日了。”

“没有大碍便是最好,朕暂且也可安心了!”“是!有神佛护佑、有父皇时时惦念,太子哥哥定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

饮下半盏参茶,皇上接过了承坤亲手奉上的丝帕。

“朕的坤儿长大了,不过,父皇依旧记得你出生的那一日!”“父皇日夜思民忧国,竟还记得儿臣昔年旧事!”承坤笑着应和到。

“朕还记得,那日雨过见晴,清晨时分,望春宫内便传出了你的啼哭声;闻此新声,朕即刻问身旁天师,要他断一断此婴孩的福禄天命。”

“天师如何作答?”“天师回道:雨住云开春宫啼,应为三奇降福地;百转千回终成盼,若问天意总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