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江河湖海系列之朔玉金藏 > 第23章 咱们同病相怜(1)全文阅读

第23章 咱们同病相怜(1)

热门推荐:

沿着北元大街一直向东慢慢走着,两人走进一个异域风情的小店,里面的各种调料味道让江落落精神一振,有香草、有桂皮、有八角、香砂、豆蔻、草果、胡椒,连孜然都有。还有干辣椒,旁边的罐子里放的是花椒,江落落感觉有点激动,她命宁儿将调料买齐全,很快宁儿手中就一大包东西了,想着万一要做薄荷糖吃,于是又问店主要了些薄荷,又想着可能还要顺着北元大街再逛逛,便加了几十个小钱请店里的伙计帮忙送到清月书院的门房处。

二人继续往东走,街上搭摊卖包子的、卖馄饨的、卖水果的、还有捏泥人的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叫卖声此起彼伏,很是热闹。古代没有食品袋,卖食品也没有用什么食品夹,但是不管是斯文有礼的学生,还是两脚泥巴的庄稼汉子,吃得都津津有味。食品的香气十分浓郁,老远就能闻到。

江落落走到馄饨摊,突然想吃馄饨了,"馄饨多少钱一碗?"

"十个子儿。"那位年轻妇人一边毛巾擦着手一边走上前来,"二位姑娘,可是要下两碗?"

江落落点点头,很快飘着香气的馄饨端了上来,江落落看着馄饨,觉得不如自己当年外公没开大酒店前摆的馄饨摊这么有卖相,尝了一口,虽然肉香味很不错,但口感有点柴,肥瘦搭配得并不好,馄饨汤的底料也下得不足,还有一点就是裹得不十分漂亮,江落落想了想,还是叫来这个大婶问道:"大嫂,您卖馄饨多少年了?"

那妇人有点难为情地说:"不瞒姑娘,我男人得了重病,做不得事儿,我一个妇道人家,家里头还有个体弱的婆婆,两个孩儿大的才四岁,小的未足周岁,我又不会别的营生,所以只能出来摆馄饨摊,稍微挣点小钱贴补家用,才摆出来不足三月。"

江落落点了点头,笑道:"大嫂,你这馄饨摊生意,可不如前面的那两家呀。"

那年轻妇人使劲点了点头:"是呀,我也不知是为何,肉包得不比他们少呀。"

江落落笑了笑,说:"我告诉你一点秘方,你且附耳过来听。"

那妇人当真就贴耳过去,江落落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通,又走到那摊前,飞快地裹了十几只馄饨,那年轻大婶很惊讶地看了看江落落流畅的动作,眼光闪了闪,然后重重点了点头,说:"姑娘这招,我明日便用用看。"

"大嫂,用了我说的秘方,一碗馄饨最少可以卖十五个钱了。大婶,以后生意好了,我就天天来光顾哦。"江落落笑吟吟地看着那年轻妇人。

"别说光顾不光顾的,姑娘只管来吃,馄饨若真卖得好了,以后姑娘的馄饨都免钱了。我夫家姓钟,都唤我钟二嫂,不知姑娘怎么称呼?"年轻妇人很感激地看着江落落。

"钟二嫂,我姓江,江河湖海的江。您慢慢忙,我们再到前头逛逛。"此时的江落落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开始为将来打下人脉基础,后来的钟二嫂成为她饮食连锁企业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这是江落落完全没想到的。

江落落与钟二嫂打了招呼再往前走了几十步,看见一个丝竹馆,好奇地走进去,居然是卖各种丝竹乐器的,与现代的乐器馆不一样,现代的乐器馆都有小提琴、吉它、电子琴、钢琴作为主导,但这个丝竹馆,全是丝弦乐器,古筝、笛、箫、琵琶、箜篌等,信手拿了一支箫,箫上雕着两朵莲花并莲叶,见贴着竹膜,便问店主:"我可不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