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一妃当关:万花伤残 > 第三百三十三章 晕倒全文阅读

第三百三十三章 晕倒

热门推荐:

在今天没上早朝之前,皇帝大概已经渐渐忘记了昨天晚上所有的不愉快。而且原本就没有想过要把这件事情当成非常重要的朝廷事务来处理对待。

毕竟褚逸光的事情已经发生了,而且现在已经做出了非常合理的解释,就算京城之中,如今谣言传的满天飞,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也总能慢慢的消退。

那天在中秋宴会上,即便皇帝心中感觉皇家颜面已经全部扫地,但是却还是默默地接受了这所有的真相,只是如今她也在不想让人们提起这件事情,所以即便是龙颜大怒之时,把褚逸萧关进了天牢,也从来都不想把这件事情闹得这么大。

或许的确一开始并没有做好思想准备,所以在朝廷之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突然得知这个令人十分震惊的消息,皇帝心里自然有些承受不住,也万般不敢相信,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只是现在将方才这些大臣们的情绪状态联系起来,或许也能够猜得到,这件事情的确如他所言。

“皇上,现如今这京城之中,一旦发生了任何事情,谣言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遍京城上下。或许您以为在皇宫之中,夜深人静的时候,并未走路,任何风声。但只要这个消息没有完全封锁起来,总是会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一传十,十传百,谣言可谓。这悠悠众口又怎么是能够轻易堵得住的。”

老臣说着,年也恢复了往日一般平静的神色,眼下这种事情既然已经尘埃落定,所以无论再怎么愤怒着急都无济于事,这毕竟都是皇帝一个人闯下的恶果,即便是现在成为千夫所指,人人物骂的人,也根本怪不得他人。

皇帝听完,却也只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现在这种局面既然已经没有办法再去改变,那么就算全京城上下所有的人都议论纷纷,但是皇帝始终坚信,过不了多久,人们就会对于这件事情慢慢淡忘,更何况现在只是将他打入了天牢,并未采取任何行动。所以无论如何,从哪个角度来看,它仍旧是那个一如既往的明君。

只是现在皇帝心中所关心的问题,好像突然换了一个角度。他轻轻咳嗽了一声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朕问你们,既然现在所有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情,那么他们对于这样的做法究竟有何异议?是同意还是反对?”

却见朝廷上所有的人都紧紧闭着嘴,不敢多说一句话,或许是害怕自己说错了,惹怒龙颜也会同褚逸萧一样的下场。于是皇上又补充说道:“诸位也不必害怕,朕只是想大概了解一下情况。”

于是文武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像也都觉得皇帝这个时候心情并没有那么糟糕。所以才感开口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以及现如今着京城之中的局势。

“回皇上,百姓们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只是纷纷表示诧异。因为并不知道王爷究竟犯了什么罪,为何在深夜十分要无缘无故的被打入天牢。况且直到现在皇上仍旧没有给出一个论断。”

“是皇上,经历了中秋宴会上的那件事情,百姓们或许都会感恩于王爷的大义凛然和大义灭亲,就在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一个正人君子的时候,却不知道突然犯了什么王法,为何要受到这般处罚。”

老百姓们对于皇宫之中所发生的事情知之甚少,虽然懂得一些律法,但仍旧对于天牢这个地方没有任何好感,在他们看来一般是犯了非常严重的,最要被打入天牢,等待受罚或受死,所以当初以小伟打入天牢的时候,即便只是在那里呆上几日,百姓们也都会觉得皇上是在故意找茬,随意给他扣一顶出言不逊的帽子,也便算是为自己的龙颜大怒找一个借口罢了。

百姓网的想法都非常直观,过了过苦日子,也便更能直接地推断出一个人的做法是好是坏,他究竟是否为百姓着想,他究竟有没有做过对百姓有益的事情。

而反观当今圣上,包庇自己那个无恶不作,大逆不道的儿子不说,也已很多年没有做出过任何证据,为百姓带来扶持,他们心中自然不满。所以现在或许也是借着这个由头在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怒,于是一时之间谣言便传的满天飞。

而一直身在皇宫之中的皇帝,又怎么可能会知道老百姓内心真实的想法?好日子过惯了,也从来都不会想着要维护私访,去切身的体察一下老百姓的民间疾苦,又怎么会知道他们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只是在听到两位大臣这样回答之后,心中却也是疑虑万分,因为直到现在他仍旧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许心中是有一些动摇,但是身为天子,他不愿意轻易承认自己做错了。

“看来老百姓们对于镇的做法颇有一些想法。那么众位爱卿是如何看待朕的这个做法的呢,连你们也认为,朕将他打入天老是不应该的吗?”

皇帝虽然嘴上这样问着,只是心中或许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考虑,在面对今天这种情形之下,或许内心坚定不移的想法已经渐渐有所动摇。虽然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显得底气不足,但是仍旧也非常想只知道自己在别人眼中究竟是什么样的。

能够知无不言的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或许不多,每一个人都愿意尽全力的保全自己的安慰,因为在皇上面前稍有不慎,即便是说错了,小小的一句话也可能会惹得龙颜大怒。褚逸萧被打入天牢不就是因为这个理由吗。所以就算心中的想法别具一格,也不会如此轻易的表露出来。

“皇上,”老臣说道:“微臣认为,您这样的做法实属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出言不逊,便定了一个罪,如此做法实在很难服众。不要说是朝廷中的大臣对您的做法有一些建议,即便是不懂公众形式的老百姓也能够明辨是非分的,出谁对谁错。”

就在众人全部都目瞪口呆的时候,老臣这样的说法的确是有些过激,这许多年来,也在没有人能够在皇帝面前如此这般畅所欲言。见过了大风大浪的老臣,自然也不会惧怕此时此刻皇帝的面部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