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二爷心尖宝:夫人要逃婚 > 第二百三十二章 灯火阑珊全文阅读

第二百三十二章 灯火阑珊

热门推荐:

凉风实在是没辙了,方才,他都不知道许肆住在哪,一味地寻找半晌。

“听闻今日花灯会,你可有兴致?”旁边过去两个人,双双说着话。

花灯会?莫不是许肆也去了?

凉风凑上前,拦住两个人的去路。

“啊!”两个人被吓了一跳,连忙后退几步。

却也是大胆的问道:“你是哪个?挡了我们姐妹的道路。”

凉风噗嗤一笑,倒是很俊美:“你们所说的花灯会?可是先走了?”

两个人被他问的有点蒙,点了点头。

凉风赶去花灯会的时候,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住了

月下莲灯,相思几许?人如织,双双对对,灯火阑珊,星月不眠。星光渺夜,月照伊人……风漾裙带飘,抚笛奏娉婷。

长安街上游人如织,说着凉风并不熟悉的语言。他在路上走了一遍又一遍,几乎要将长安路上摆摊小贩的位置记了个遍,却始终没看到许肆分毫身影。

今日是上京的花灯会,这儿有个习俗,花灯会那天的夜晚,人人都得带着面具赏花灯,面具代表福祉,每一户人家都会做上几个,倘若能有幸分了外来的客人带上面具玩上一宿,那五湖四海的福气都会聚拢到这一家去,这男孩,大概是被父母使唤了来求吉祥的。

凉风走在京城官道上。路两旁三三两两皆是些卖孔明灯,簪花小匾的,倒是有些时兴玩意儿的小摊卖的是面具——只一眼,他便看上了那面具小摊上一个狐脸面具。雕的栩栩如生,眼尾用胭脂晕染,再用丹青挑出去,凭的生出几分妩媚。

木制面具戴在脸上有点儿凉,还遮了些视线,不过也没甚大碍。夜幕降临的时候,湖畔点起了灯,他站在山坡之上遥望底下的浮华万千,他终于作了个决定,去湖畔寻找。

他就戴着这面具去了湖边,上了画舫游船。她总是那样爱玩儿,或是西域没有的画舫游船才能吸引她的注意力,如此想着,心中便没那么空落落的。

湖上大抵都是人们放灯许愿的莲灯,倒是不乏有许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愿望。也因这些漂着的莲灯,这湖面也照的几分亮堂。

湖畔熙熙攘攘,聚集了这个京城几乎所有的人。

凉风在人群中搜索着记忆里的那个身影,却一直无果。

直到快到尽头,他却猛然间似乎看到一个背影,一身红衣,长发后垂着一条及地那样长的红色鮹珠纱,一如从前她在西域那样,月光和着烛火的暖光把走在前面拾肆的身影剪成了一抹火红。

她一直走在前面,脚步却不是很快,没走多远,她似乎是不经意地回了回头,朝他在的方向投来一眼,然后望着灯火阑珊的长安路,还是觉得一切都新鲜的不可思议。

夕阳西下,万千的花灯渐渐汇聚成了地上的星空,晚风送来透骨的凉,他才迈开了第一步,朝那个身影寻去。

他喊出了声,只是隔着太远,他的声音被淹没在人群的喧哗之中,他咬咬牙,拨开层层人群挤到了远处的亭子中,犹豫着伸出手去抓她的衣摆。

“许肆……”

那个人回了头,眼光闪了闪,低头望了一眼他的手,轻声道:

“公子认错人了。”

凉风一阵尴尬,匆匆收了手,早在他抓住她衣摆的那一刹那他就知道认错人了,她虽然戴着面具,可身上早已不是千金一丈的鮹珠纱,不过是平白无常的红纱而已。

“对不起。”

“无妨。”那人笑了,停顿片刻道:“公子要找的人,是不是和在下颇有几分相像?方才在下的家人也认错了人。”

“她在哪里?”

“西街。”那人执笛的手遥遥一指,轻柔道:“在另一侧湖畔,公子若是不嫌弃,在下家里的船只就在附近。”

凉风犹豫了,良久终于点了点头,但湖泊实在是有些大,如果绕过去,恐怕得要大半夜……

“姑娘……”

“我姓衡。”

“衡姑娘。”半盏茶后,凉风跟着衡姑娘到了船上,衡姑娘似乎颇为喜欢饮酒,船上的杯盏从琉璃到陶瓷一应俱全,桌上还放了一壶酒,酒香四溢,这酒味凉风是认得的,是京城的特产醉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