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现言小说 > 简单的幸福 > 23、第二十三章 卫妈的愿望全文阅读

23、第二十三章 卫妈的愿望

热门推荐:

这一日,卫妈从学校给暖日开完家长会,刚进家门,就见卫爸系着围裙从厨房迎了出来,“怎么样?暖暖考的好么?”

“那还用问,咱们暖暖从上学开始,无论大考小考,哪次不是第一。”

“那怎么看你不太高兴呢?”卫爸疑惑的问。

“……我看到陆谦他妈了……”卫妈有气无力的坐到沙发上,“她说最近市里有个钢琴比赛,陆谦报名了,问我暖暖为什么不报?“

“钢琴比赛?没听孩子提过啊?”卫爸做到卫妈身边,暖暖素来和他们夫妻贴心,他们家每天晚上都会专门空出一段时间聊天,说说当天发生的事儿。

“后来我把暖暖送我妈那,自己去了少年宫,那个钢琴老师说暖暖最近进步很小,以前她的琴技可是连陆谦都比不上的,而如今陆谦每天都在进步,暖暖却……这次的比赛,是暖暖自己不参加的,她和老师说自己实力不够……”

卫爸一听急忙问道:“你没问问孩子怎么回事?是不感兴趣了?还是天天学习太辛苦了?”

“……我没问。暖暖每个星期去少年宫学习的时候多高兴啊,哪像是不爱学了?”卫妈叹口气,“我猜是没时间练习的缘故。以前天天晚上送孩子去琴行租钢琴练习,可如今白天要上学,晚上回来还得写作业,加上我俩白天忙了一天,晚上也不爱去送孩子,琴行离得又远,这几个月也就没怎么去了,就单靠一个星期在少年宫学那一下午,能顶什么用?”

“那咋办?”

“你说我们俩这么拼死拼活的挣钱,还不是为了暖暖能过上好日子,不用像我们俩以前那样为了钱烦恼,让孩子将来能有个好前程?可如今我们连钢琴还没给孩子买呢……”

“你想给给暖暖买钢琴?”卫爸问道。

“我都想了两年多了……”从暖暖开始学钢琴就想买,可那时候她和丈夫连房子都买不起,哪有余钱买那种奢侈品。如今生活渐渐好起来了,她想给女儿买钢琴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她想看女儿弹钢琴,想看女儿坐在自家的钢琴前弹给她听。

“要说钢琴,咱们现在倒也买的起,只是刚攒出来的钱不是准备还你大哥么?”卫爸皱眉,经过这一年多的努力,他家在批发市场的生意也算是上了轨道,有了几个固定的客户,小钱也赚了不少,但是大财却是没有的。更何况他们的钱基本上都压在货里了,手中能动的余钱真是不多。

“要不咱们那两个档口先不买了?”卫妈试探的说。最近政府下了文件,取替了露天批发市场,所有批发商都必须进厅交易,他们夫妻一听说这个消息,就猜到批发大厅的档口肯定要涨价,于是就商量着再买两个档口放着。

“不行,咱们连定钱都交了,现在不买那钱可要不回来了。更何况这还不到一个月的功夫,档口费都翻了两倍了,要不是手头没钱,我还想多买几个呢,绝对吃不了亏。”况且过去因为露天市场的存在,他们批发大厅的客流量并不多,如今各个批发商都往大厅里搬,以后的生意只定越来越好,他们要是现在不买,以后想买可就费事儿了。

“那倒也是。”卫妈叹气,要是真让她放弃,她也舍不得,她可是连那两个档口将来做什么都想好了,正张罗着雇人照看呢……

“在等几个月吧,等大家都进了大厅交易,咱家的生意还怕不好?”

“我能等,可孩子等不了啊,那不是耽误闺女呢么?”卫妈急着说道,“要不我大哥那钱过几个月再还?”

卫爸听后立刻摇头,“不行,你忘了上次去你妈那你大嫂说她家颜放的事儿了?那孩子被你大嫂骂的可怜兮兮的,要是咱们不还钱,颜放上不了学,别说你大嫂恨咱们,就连颜放她都饶不了!”

“颜放啊……我大嫂对他也太严格了,你说这孩子年年考试都是前五名,我大嫂还是不满意,没考上实验中学就没考上呗,居然让孩子整整跪了一夜……按户籍颜放能分到二十六中,那学校不也是市重点么?还非要花大价钱送孩子上那个什么贵族初中?一个私立民办的能好到哪儿去?我都没听过那个校名。”卫妈叹气。

“是今年新成立的,据说和家长保证60%能上重点高中,人家可是打着高收费高质量的牌子,说是严格管理,一定能保证孩子学业有成。”卫爸解释道。最近那个学校到处打广告,他每次去接暖暖放学都能收到几张传单。

“就捡好听的说呗,要真那么好,怎么大家还都往实验中学考呢,都是考不上实验和重点班的才想往那去。再说他们第一年办学,连升学率都还没法统计呢,这不是拿颜放他们当实验品么?要我说二十六中就挺好。”

“考初中时颜放报的是实验,要不他的分数上二十六中的重点班那是只定没问题的,可如今按户籍分就只能去普通班,你大嫂不是不甘心么?何况,你大嫂对颜放这么严格培养,正是说明她把颜放当亲生的呢,这是好事。”

听到这,卫妈不吱声了,她总说老卫家烂事儿多,其实她娘家的烦心事也不少,尤其是她大哥和二哥家……

“你大嫂当时话里话外的意思不就是让咱们还钱么,所以这钱咱们不能拖,可不能因为这点钱影响了亲戚情分。”卫爸接着说道。

“那咋办?你家是没指望了,可让我就这么牺牲孩子我也不忍心。”卫妈想了想,咬牙说道,“不行,钢琴一定要买,明天先把我大哥的钱还上,我去管咱家隔壁档口的大姐商量商量,看能不能借来点钱,你也去管同事试试。”

“还借钱啊?”卫爸皱眉,他们家这二年就是在不停地在借钱攒钱还钱中循环,啥时候是个头啊?

“最后一回了,为了孩子,最后再借一回,按照咱们家现在的收入情况,用不上一年就能还清了,以后咱们就舒服的过日子。”卫妈劝道,其实她朝别人借钱,她也难受,总感觉低人一等,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她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让闺女能过上好日子,如果连闺女的特长都不能坚持下去,她还有什么劲头去奋斗?

&&&&&&&&&&&&&&&&&&&&&&&&&&我是颜姥姥的分割线&&&&&&&&&&&&&&&&&&&&&&&&&&&&&&&

“小梦,赶紧把这个收起来。”颜姥姥神情紧张的朝大门口望了望,偷偷摸摸的塞了一个纸包到卫妈的手提包里。

“妈,这是什么?”

卫妈将手伸进包里想拿出来看看,颜姥姥急忙伸手阻止,随后靠近卫妈耳边小声说道,“快别动,里面是我攒的钱。我知道你最近手头紧,我把钱都取出来了,你都拿走。”

“我哪能要你的钱啊?”卫妈急忙要将纸包掏出来还给自家母亲。

“你可别往外掏了,一会儿你弟妹就下班了,让她看着可真说不清了。”颜姥姥连忙说道,笑着看了看卫妈,“你要是心里不自在,这钱就当时我借你的,将来等你手头宽裕了再还我就是了。可别因为这个耽误我外孙女学习,我可指着她出息了孝敬我呢。”

“……妈,你放心,将来暖暖要是不孝顺你,我都饶不了她。”卫妈含泪应道。无论什么时候,能这样无私的想着自己的,只有自己亲妈啊……

“不用急着还钱,你们两口子都不容易,可别再因为这么点钱把身子骨累坏了。你们总说做生意挣钱,可也遭罪啊,你自己算算从你们开始做那批发生意都去了几次广州了,这一年你都累瘦了……”颜姥姥心疼的说道。

“现在我和国刚是起步阶段,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挺过这段日子,一切上了轨道,慢慢的自然会好起来了……妈你不用担心,我虽瘦了点,可身体好着呢,我现在啊,家里万事舒心,国刚也肯听我说话了,我心里高兴,暖暖在学习上又从来不用我操心,从结婚到现在,这二年是我过的最痛快的日子,我呀,是宁愿身体累,也不愿意心累。”卫妈笑着说道。

“看你过得好,妈也跟着高兴。我这辈子啊没上过一天班,年轻时没吃过什么苦,你奶奶去的早,你爸在世时对我也好,就说这家里活从来都不用我干,每天只要照顾好你们姊妹就行了,我虽没有退休金,可你爸也给我留了点钱,虽说吃不饱,可也饿不着。如今跟着你弟弟过,他们两口子都是正经过日子的人,从没给过我气受,我也知足了。就是放心不下你和你姐,你姐从小就犟,不听我的话,如今我也管不了她了,可你自小跟在我身边,懂事又勤快,你刚出嫁那些年啊我天天晚上担心你,真是恨不得跑你婆家去替你出口恶气……”颜姥姥哽咽的说道,她素来喜欢女孩,可两个女儿却让她操碎了心。

“妈,我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到时候让你也享享女儿的福,想我也有机会孝敬孝敬你。”

“好好好,”颜姥姥连声应道,想了想又接着问道,“最近你婆婆没又出什么幺蛾子?”

“这一年倒是消停多了。自打去年因为藏了个鸡腿被董华骂了一通,现在就在家给卫国华带孩子呢。”说到这,卫妈扑哧一笑,想到卫奶奶办的那些事儿,还真是哭笑不得,“开始的时候,也惦记着算计算计人家董华,对着卫国梁那是里挑外撅的,可人家两口子感情好着呢,根本不答理他,日子照常过。老太太又在孙女面前说瞎话,挑拨人家母女关系,结果舒宁当着卫国梁和董华的面全给学了一遍,呵呵,当时卫老太太的脸都气的变形了……”

“你说这老太太她到底图啥啊……”颜姥姥叹气。

“图一乐呗。”卫妈嘲讽的说,“要我说她就是有病,以前国刚对她那是百依百顺,她见面就没好脸,可自打去年国刚因为暖暖没吃上中午饭的事给她撂了一回脸子,她现在倒是不敢和咱们大声说话了,你说这人,怎么说她好?”

“毕竟是姑爷的亲妈,你可别太过分。”

“我才懒得搭理她呢,她得罪我一个,人家顶多说我俩性格不合,现在仨儿媳两个看不上她,谁不说她难相处?”卫妈冷声说,“不说她了,她要是以后都这么消停,我也不和她计较了。对了,我大哥大嫂怎么样了?真要送颜放去那个私立初中?”

颜姥姥叹了一口气,低声和卫妈说:“不去了,你大嫂说学费太贵,而且第一年办学也不知道到底好不好。”

“上回不是大嫂一直再夸那学校好的么?”卫妈疑惑的说,当时他们在场的人都劝着她大嫂让让孩子上二十六中,可人家根本不听,怎么这没几天就变了?难不成是为了让她和国刚尽快还钱设的套儿?下意识的,卫妈问了出来。

“不是,王丽那个人你还不知道,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就算心里想要钱,嘴上也绝不会说的。”颜姥姥摇摇头,之后疑惑的说,“前天她倒是来了,看着倒是挺高兴,可问她什么事儿却不肯说。”

“既然高兴,就应该不是坏事,难不成大哥的事定下来了?”前段时间颜君和所在的工厂一个处长退休了,据说要在车间主任中提一个上来,颜家大哥希望很大。

“要是那样倒真是好事儿。”颜姥姥想了想,倒是真有可能是这个事儿有眉目了,心里不免也高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