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 286、286全文阅读

286、286

热门推荐:

习天韵从严格意义上说, 也不算是陶?然的人, 只是凭着自己的能力,被陶?然注意到而已。

虽然他在礼部待了一段时间,但是对于行知学院的行事风格, 并不怎么了解。

若是换了旁人,自己身为尚书, 肯定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这事给办了。但是习天韵却不同,落难多年, 他早就养成了猜测别人心思的好本事。

习天韵很清楚, 如今自己被陶?然提拔上来,便算是陶?然的手下了。既然自己尽忠于陶?然,那自然要把事情做到陶?然想要的样子, 而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

于是, 习天韵在接到旨意之后,便直接找到了王婉凝。

以往习天韵和王琬凝虽然一同在礼部为官, 但是两人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所有人都当王琬凝是透明的, 习天韵当时不得势,自然也不敢做那出头鸟。

这次习天韵找王婉凝,还是她入朝为官之后,第一次有同僚主动找自己,也算是第一次跟同僚正式会面。

两人都是人精, 见面的气氛虽然有些尴尬,但两人都没当回事。

互相行过礼后,习天韵主动开口道:“本官在礼部的时日尚浅, 也未入读过行知学院,陛下交代的这个任务,本官不敢贸然行事。王大人身为学院司司正,想必对行知学院一切事物都很熟悉,日后还望王大人多多赐教了。”

王婉凝闻言,脸上的神情柔和了一些。

她重回京城这么些年,习天韵是极少数,把自己当正常人一样尊重的,当即对这新上司好感倍增:“赐教不敢当,大人若有什么吩咐,随时找下官便是。”

“有王大人这句话,本官就放心了。”习天韵微微一笑,“这次陛下交代的事情,本官打算让王大人主持,我就在一旁学习了。”

王婉凝心中诧异,面上却不显:“大人言重了,此事事关重大,还需要大人从旁监督。”

学校办各种比赛都不算大事,但是要以帝后的名义办,这意义就不同了。就算是习天韵,也不敢轻慢了。

听到王婉凝这么说,习天韵也很欣赏她的稳重,两人第一次会谈,气氛很是和谐。

有了习天韵这个新尚书带头,升任了左仆射的慕容温瑜,也一如既往地对王琬凝多加照拂,王琬凝在礼部的日子总算开始好过起来。

然跟同事见面的气氛还是尴尬,但人家也不至于无视她了,见着面,也总要点头打声招呼。

只是,这礼部也不是人人都开心的,比如说赵立。

送去边疆的信已经一个多月了,赵立却迟迟没收到回信。两位陛下对他的态度也越来越冷冰,怎能不让他焦急,只能频频去信给赵文清,让他快点想想办法。

而在边疆的赵文清,也很是烦躁。

柳娘离开赵府的时候,赵文清还年幼,不清楚柳娘和家里的那档子事,但是自家父亲是什么性子,他能不知道?

经历了这么多场生死战斗,赵文清早已成长为一个心智成熟的男人了,一看到父亲的信,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事,于是干脆假装不知道,不予理会。

这日,张翔宇又拿着一封信,从外面走来,对赵文清说道:“你家中又来家书了,怎么这个月这么多家书,可是家中出事了?”

“算是吧。”赵文清将正在擦拭的□□放到一边,就这么拆开了家书,看了一眼便给撕碎了。

张翔宇看赵文清这烦躁,但是又不是很焦急的神情,不由得猜测道:“看你这模样,该不会是家中催你回去成婚了吧?”

“哪跟哪啊。”赵文清急忙否认,“要是催婚,我还巴不得呢!就是一些糟心事。”

听到赵文清这话,张翔宇心中不知是喜是愁,但表面不动声色:“什么事?说给哥听听,哥给你出主意。”

赵文清闻言,眼前一亮!

对啊!张翔宇这脑袋瓜子比他好使多了!于是一股脑地将家中的事情说了一遍。

张翔宇虽是武将,但心眼不比文官少。一听便大概猜出了什么事,于是连忙劝道:“这事你最好不要帮你爹,而且,最好劝你爹现在就辞官。否则晚了,恐怕可就不止是掉乌纱帽这么简单了。”

“啊?有那么夸张吗?”赵文清一脸懵逼,他以为陛下只是不喜欢父亲了而已,怎么到了张翔宇口中,就变成了容不得父亲了呢!

“跟你解释你也听不懂,你这么做就是了。现在你们家有你,丢了个侍郎不算什么。”

赵文清不明觉厉,抱着对张翔宇的盲目信任,便给赵立写了回信。

赵立收到之后,差点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亲儿子不帮自己就算了,竟然还要他辞官!真是个不孝子!

赵立自然不肯听从,也不再跟赵文清求助。只是行事作风收敛了许多,努力争取在帝后面前当个透明人。等帝后不再盯着他之后,再图谋翻身之策。

转眼又到了夏季,这几天京城总是乌云盖顶,雷声隐隐从天边传来,可是一点雨也不下,空气十分闷热。

就连宝儿这个精力旺盛的闹腾鬼,这几日都有些精神颓废。

陶?然看着吃过午饭,就急匆匆跑到冰盆旁边待着的四个小家伙,眉头微皱:“你们离远一些,小心着凉了。”

“可是好热啊,宝儿不喜欢夏天。”宝儿嘟着嘴,默默地往外挪了半厘米,就再也不肯动了。

陶?然穿着天蚕丝,倒是不觉得酷热难耐,只是空气太闷,让人心情不爽而已。

宝儿几个当然也有穿天蚕丝,但是小孩身体本就比成人要热一些,而且忍耐力也没有大人这么高。

这几日,皇家小学的孩子们,也全都无精打采,老师上课的效率非常低。

陶?然虽然心疼,但是对于天气这种不是能认为控制的事情,也很是无奈,只能柔声道:“你们去把作业写了,就去洗澡睡个午觉吧,这样会舒服很多。”

宝宝和贝贝闻言,乖乖地就去写作业了。宝儿磨磨蹭蹭地在冰盆旁边,不肯离开。

陶?然正要说话,突然外面一声惊雷,随之而来的是噼里啪啦的倾盆大雨!

大殿内顿时吹入一阵阵凉爽的风,宝儿高兴得又蹦又跳,陶?然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原本被闷坏的心情,也随风消散了。

不过陶?然没笑多久,就见戚博翰皱着眉头过来了。

“怎么了?下雨了还不高兴?”陶?然很是疑惑,之前他们还在担心今年夏天不下雨,可能又会有旱灾呢。

戚博翰递给陶?然一个折子,声音沉重道:“地理研究所来信,他们监测到,今年南方降雨量可能会很高,恐怕会有涝灾。”

地理研究所成立多年,一直默默无闻,没有其他研究院那么有存在感。是因为陶?然交代他们的天气预报,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现代,人家不仅有各种仪器,还有卫星监控云层走向,那样的准确率还不高呢,更何况是在这要什么没什么的瑞朝。

许多地理研究所设计出来的仪器,还需要其他研究院的配合制作。可是各个研究院分布南北两地,这样来回调度,自然而然地就花费了这么长时间。

直到今年,地理研究所才研究出了一些成果。

但是这个成果所带来的消息,却令人忧心。

这是戚博翰登基之后,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天灾。

说是天灾也不准确,毕竟还没发生,他们还有时间预防啊!

“得让各地预防起来才行,离水源近的民居,有堤坝就修整,没有就暂时搬离,等过了雨季再说。让百姓们注意防潮,囤积好雨季的食物和日用品。没钱囤的,就找让当地官府开仓借粮,先保证人活下来再说。降雨量不多的地区,也要让农民们修整好田地,以防被雨水涝伤了庄稼。”

听着陶?然这么有条有理的措施,戚博翰也也点点头,补充道:“还要立法,禁止商家趁机哄抬物价,违者斩立决!常用的药材也要储存一批,免得到时候缺货,又让人奇货可居,起了黑心念头。”

“明日早朝再跟大臣说一下这事,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吧。别急,我们这预防,比赈灾要简单多了。”陶?然看戚博翰这忧心忡忡的模样,有些不解,“怎么了,这也不算大事啊,怎么愁眉苦脸的?”

“就算预防得好,今年财政收入肯定不比往年,攻打突厥的事情,只能暂缓了。”这才是戚博翰最在意的。

匈奴那边事件已经平息大半年了,戚博翰原本计划今年就开始挑起突厥的事端,如今计划被迫延后,也就意味着收割声望值的事情也要延后了,自然叫他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