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科幻小说 > 重生之大胃王系统 > 97、第097章全文阅读

97、第097章

热门推荐:

“六十五万第一次……”

“六十六万!”

有人终于憋不住, 抬手举牌。

对诗集有兴趣的那些人将视线移到这人身上,像是揪出叛徒一般, 以眼当箭戳得他低下了头。

价格目前还低,若能在这个位置截下苏涌诗集, 怎么都值!

可刚刚大家还在议论新人修复定价不值,马上踊跃举牌参拍,怎么看都有些打脸。

正犹豫之际,竟有人顶着厚脸皮抢先举牌,那些脸薄的自然不爽了。

“六十八万。”

蔡润明老先生听到有人出价,立刻举起了手中号牌,一丝犹豫都没有。

刚举过六十六万那人本想硬着头皮再竞价, 却又被盯得心里发虚, 号牌举了一半没了勇气,只能放下。

错过一本苏涌诗集算不得什么,要是被人说吃相难看,以后还怎么在上流圈里混?

抱着这个想法的人不少, 就算心中有意, 也碍于颜面不敢举牌。

没有嘲讽过新人做修复定价不值的,大多都对这件拍品兴趣不大,几乎不可能参与竞拍。

当然这些人里也有知道苏涌诗集目前价格偏低的,不喜欢也想捡捡漏,但看到蔡润明老先生志在必得的样子,觉得得争不过也就放弃了。

几方僵持不下,场中氛围极为诡异, 主持人左右张望,居然没瞧见第三个人举牌,不免愕然。

没人竞价,不代表不走拍卖流程,见半天没人应声,主持人只能继续喊拍。

“六十八万第二次……六十八万第三次!成交!”主持人落锤定音。

看到这个成交价,许多人瞬间就后悔了。

六十八万就拍到了苏涌诗集加上高起明的小画,这可是捡天大的便宜了!

特别是高起明的画存世量稀少,五年前一次拍卖会上出现一张大幅的,成交价飙升至近千万!

虽然这张是小的,还裁了做封面,但也不至于合着诗集才六十八万吧?

一个便宜三个爱,厅里坐的虽都是商界大佬,几百万对他们来说算不得什么,可看到这样的机会错失,还是忍不住扼腕。

“是我捡着便宜了。”蔡润明老先生似乎也没料到真没人与他竞价,讶笑着说。

“还是大便宜!”何教授探头瞧他,“等东西到手就能知道她修复做的如何!绝对是赚到!”

蔡润明老先生笑望何教授,“你教出来的学生,我当然是信的。不然也不会参拍。”

“让您破费了。”林芝有些不好意思。

如果不是蔡润明老先生看何教授的面子出手,这本诗集说不定会面临流拍的情况。

“经两轮专家鉴定,谁还不明白你的修复水平?那些人挑毛病,就是看着你是个新人好欺负罢了。”

蔡润明老先生笑着摇头,“本来就是做公益,诗集也是真品。以这个价格拍下确实赚到 ,哪来的破费一说?”

“该谢。”何教授插言,“也是我疏忽。你的第一次修复作品本不该面临如此局面,若真的流拍,对你的名声必造成影响。”

如果经她修复的东西被人以技艺不精为由贬斥一通,在拍卖会上造成流拍,以后想接到好活就难了。

不管将来她能力如何,大家永远都会提起第一次作品参拍的事,这就是初印象。

虽不是不可扭转,但要花费极大的精力去证明自己,还得费心替自己打广告做宣传,慢慢博取圈内人的信任。

而蔡润明老先生出手就不同了,最终成交价不重要,重要是他瞧中的。

以蔡老先生的名望,绝对能给林芝这本修复作品带来更好的声誉。

林芝知道何教授的意思,她也明白其中关键。

所以当蔡润明老先生举牌的时候,林芝在放下一颗心的同时也生出不少感激。

必竟蔡润明老先生一直坐在她身旁,对苏涌诗集兴趣不大是看得出来的。

“哎,不过一件小东西而已,可及不上你捐出造纸八方蒙受损失的一星半点,更何况我还有得赚啊!”蔡润明老先生见林芝还感激地看着自己,笑着摆手。

林芝正想说话,却被何教授拉了一把,“客气客气就行了。没听他有得赚吗?这个人从不做亏本买卖!”

蔡润明老先生摇摇头,懒得跟何教授打嘴仗。

因为错失苏涌诗集,一些人情绪有些收不住,看到下一件拍品起拍价不高,便争相举牌,生怕再错过什么。

这件价值不高的黄玉马摆件,居然一路走高,最后成交价竟达到一百三十五万。

这样成色的黄玉马若是放在外头卖,最多也就是八十万顶天。

落锤后,拍下的那个人头脑热度降温,自然又是一通悔恨。

前面耽误了不少时间,主持人刻意加快了拍卖流程,不到两个小时时间,册子上五分之一的拍品都有了去处。

蔡润明老先生又举牌拍了两件,据林芝观察,他对这两件兴趣并不是特别浓厚。

不过看着价格合适,竞拍人数又不多,就意思意思举举牌,一路举到最后顺理成章拿下,很佛很淡定。

“见多了好多东西,这些都只是一般般,今天能叫我提起兴趣的,唯有这件。”蔡润明老先生听林芝问了两句,翻翻宣传册,指着胡越山食谱笑说。

“您是想找找这里头有没有桂花糯米藕的做法吗?”

“最好是有,不行的话,看看别的菜也成。胡越山的菜,可不是一般人能吃着的,我记得有道四宝酿鸭也挺不错的……”

林芝微笑点头,书上有这道四宝酿鸭,蔡润明老先生拍了,肯定会喜欢。

“接下来的拍品都是经第一轮鉴定无法定价,留待二轮现场鉴别的。拍品一共八件,几位专家正在仔细验看,请大家稍候。”

主持人怕台下买家等得不耐,主动解释。

册子后两页的拍品已经在书页下方解释过未能定价的一些原因,听到主持人的说法 ,大家都表示理解。

第一件是一套黑木木雕,明末清初的,据传是明代木雕大师马先明作品,手法上有些异议,价格待定。

第二件,一对青花瓷盆,少盖,形态完整无缺损,近代产物,无法辨别来路,价格待定。

第三件,一只泥塑福娃娃,油彩残破,泥粉斑驳,底部阴印模糊不清,价格待定。

第四件……就是那本胡越山食谱了。

照片下面标着一行小字。

残损食谱,民国时期手抄本,著者胡越山。

没了。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有个马大帅,但要问他的厨子是谁,估计谁都是一脸茫然。

不是何教授细细说明,林芝也不会知道胡越山曾在上江滩有那样的声名。

这个名字,估计只有喜吃爱吃对吃有研究的人才会知晓,林芝怀疑何教授也是听蔡润明老先生说起才知道的,必竟他也不是个对吃讲究的人。

第一轮做鉴定的几个专家看样子也是不懂行的,所以价也不定,宣传册也是直接印上就算,连个介绍都没有。

听后面册子翻得哗哗响,林芝转头扫了两眼,发现大家果然都跳过没什么名气的食谱,只关注另外拍品。

“看来又没人和我争了。”蔡润明老先生说笑。

“是啊,挺好的。”

林芝笑着点头,又仔细翻看宣传册。

因为暂时没有定价,也不知道自己能拍哪件,看了下也没什么太喜欢的,林芝决定一会儿哪件价低就拍哪件好了。

就像蔡润明老先生一样,反正是做慈善,拍什么都没所谓,心意到了就好。

专家鉴定告一段落,八件拍品价格分别打到了屏幕上。

除了明末清初那套黑木木雕定到了十万,其他几件价格都偏低,起拍价从一万到五万不等。

蔡润明老先生只对胡越山食谱感兴趣,林芝则对起拍价一万的那只泥塑福娃娃好感颇深。

见这两件放到后头了,便没太关注前面几件拍品。

最终黑木木雕以二十五万拍走,另外几件大约都在十万左右成交。

等到起拍价定为一万的泥塑福娃娃被摆到台上,林芝挺直了腰板。

她能买得起的东西,终于上场了!

底盘旋转一周让大家仔细观其轮廓,明亮灯光照耀下,这只油彩凋零的福娃娃看起来更加破旧了。

“一万?坏成这个样子,也不知道是谁捐的,纯粹是拿不出东西凑数的吧?”

“慈善拍卖嘛!就是往里扔钱,东西什么样不重要啦。上回朱太自己手织的件针织艺术品,不也拍了二十万吗?要说价值,就是一斤毛线钱,不一样拍得火起?”

有人拿着宣传册,指着福娃娃照片下的捐赠者名字笑得收不住,“哈!看到了吗?这个是朱成文捐赠的!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夫妻一个套路,怎么俭省怎么来。”

“谁不知道这对夫妇最抠门,有香海抠精之称。”

朱成文和他太太的抠门行径,香海商界人士多有耳闻,常常当作笑话来讲。

听到东西是朱成文捐的,不少人露出会意微笑,看向台上福娃娃的眼神也多了几分轻视。

朱太这次没来,朱成文却是到场了,坐在中间的位置,听到前后左右低声碎语,表情一言难尽。

看主持人站在泥塑福娃娃旁边,详细介绍专家点评意见,大家都兴趣缺缺,有些人甚至打起了哈欠。

拍卖会进行到尾声,都觉得很疲累了,东西也就这个样,多说也只觉得??隆?br>  “就是个清代的泥塑,制作人还是乡间瓦匠。几个专家研究过了才知道有这人,说出去谁晓得?一万都高。”

“拍回去摆家里也难看啊。除非做一下修复……”

“万把块拍回家还做修复?钱多得没地方花了吧?又不是什么值钱东西。”

“不知道怎么捐出来的,就是一捧泥巴灰。”

说话的人打了个哈欠,瞟了坐在旁边的朱成文一眼。

“这是我家祖传的东西!可不是随随便便往外捐的!”朱成文满身委屈。

就是因为上次朱太用自己的织品拿去凑数,朱成文这次才狠了心,把家里摆了几十年的这件泥塑拿出来参加慈善拍卖,为的就是正正名。

结果定价这么低不说,还被一群人说自己抠门,真是佛都难忍!

明明自己家几辈老人都说这是祖上传下的好东西!

打仗的年代逃难都舍不得丢,拿着棉袄里外包严实了,孩子不抱都要护着,才一直留存到了现在。

真要不值钱,傻子才会费这么大劲呢!

“祖传?难不成这个瓦匠是你先祖?”见朱成文气得不轻,有人好奇。

“不是。”朱成文不耐烦地说:“东西是从我太太爷爷那辈一直传下来的,这就是祖传!反正这个东西,很值钱的!”

“值不值,要看专家吧?”

“他们是看错了!”朱成文忍着没骂台上几个专家老眼昏花,震震有词。

“是你太太爷爷看错了吧?一个泥娃娃,不是金不是玉的,能值什么钱?”

如果这娃娃是名家名手制的,说不定还能拍得起价,可看定价就知道明显不是。

“这件拍品是清代王猛手制,下面有阴刻印鉴。王猛确是瓦匠不错,但也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泥塑大师。他制出的泥塑作品存世量较大,品相完好的最高也只卖到五万左右。这件拍品较为残破又未进行过修复,才以才将起拍价定到一万。”

见到台下又有人对拍品定价有疑问,一位专家赶紧起身说明。

对苏涌诗集纠结不清已经浪费了拍卖会不少时间,眼看就要结束,专家们不想再多生波折,能解释就尽量解释清楚。

“但是,但是我爷爷说这个泥娃娃很珍贵!并不是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朱成文满脸不服地站起身。

“这是以我们专业眼光定的价,肯定是不会有问题的。第一轮鉴定时用仪器检测过,泥娃娃内部没藏着什么奇珍,只是很普通的一只泥塑而已。”专家很诚恳地说。

听到专家这话,台下不少人都笑了起来。

“可,可这个真的是……”朱成文脸有点红,但还是不太服气。

“贵不贵重,得看是站在什么角度。就像是吴公??,不过一张纸而已,有欣赏它的人,高价拍下也觉得值。这个泥塑我们只能给出一万的起拍价,如果您觉得实在是贵重,可以重新拍回去送给家中老人,毕竟千金难买心头好……”专家微笑。

“对啊!朱先生好像只拍了件五万不到的笔架,要真有心做慈善,不如把自己捐的这件东西买回去,一举两得嘛!”

“这么值钱的东西,大家别拍了,就让朱先生拿回去自个欣赏好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得朱成文有些抬不起头,憋了半天也没想到反驳的话话,只能找机会埋头坐下。

“这件清代王猛手制的泥塑起拍价一万,看中的可随意出价。”主持人见专家坐下,现场也慢慢安静下来,举着话筒正式开拍。

“一万二千。”林芝弱弱举手。

这个泥塑的起拍价一万实在太合她心意,就算场中所有人都在等朱成文自捐自拍,也没阻住她出手。

“一万二千。有人出价更高吗?”主持人看向台下。

大家望着朱成文,都想看他能出到个什么价。

结果朱成文闷头拿着边上茶盏喝了一口,半点反应都没有。

“一万二千第一次!”主持人也盯着朱成文看,话直接冲着他喊。

主持人继续拉长语调,“一万二千第二次……”

朱成文的头埋得更低了。

“切,就是个不值钱的,万把块买回去也舍不得。”

“真值钱他也不会拿出来捐??8詹庞泊导壑蹈撸?褪桥氯思宜邓?美没醭涫??选??薄 ?br>  “可以了!至少这个能值一万二,他老婆自己织的那东西可是真不值钱,比起来朱成文还大方。”

林芝给自己定的上限是五万,超过这个价格应该就不会再加了,必竟个人能力有限。

真想要资助,找别的途径也是一样。

没成想这个东西竟无人跟拍,踩着线多出两千块就拍下了,真是有点懵。

“恭喜。”蔡润明老先生转头微笑。

林芝激动点头,“谢谢。”

拍卖会上拍下的东西一般不会现场交货,签订了购买合同后会有专人送到家里,到时候再付款就可以了。

林芝看着工作人员上台抱住泥娃娃小心放进盒子里,心里很是痒痒。

不管这东西价值如何,好歹是自己花钱拍下的,真想第一时间就抱在手里好好瞧瞧。

平时网上买东西三天都难等,现在收起来了,还不知道过多久才能拿到。

“别着急,送到内地最多不会超过一星期。”蔡润明老先生转头,极有经验地说。

听到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林芝颇感失落地看着工作人员把东西搬下去。

“回去是准备就这样搁着还是做做修复?”何教授问。

林芝被何教授问到了。

只是想着给失学儿童尽一份力,看着便宜才拍的,具体拿回家怎么处置,想都没想过。

“应该会修复一下吧。”林芝犹豫地说。

这件泥塑真的是烂到了一个境界,眉眼都看不清,除了下面的花衣服还像个娃娃穿的,说是个泥猴都人信。

“嗯,你笔拿得好,手也稳。弄好了,应该会很漂亮。”何教授点头。

想到泥娃娃外头看不出形模的斑驳油彩,林芝只觉得任重道远。

拍完泥塑,接下来又有两件拍品找到了主人。

越是接近尾声台下买家就越是意兴缺缺,只看举牌都懒洋洋的动作就知道了。

好不容易挨到主持人开拍胡越山食谱,蔡润明老先生和林芝这才精神起来。

“起拍价定到两万应该是不知道胡越山名头,不会是因为修复问题。”何教授看林芝盯着那本食谱,小声安慰。

“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我没在担心啦!”

蔡润明老先生看到林芝一副得意模样,不觉失笑,“又是你做的修复?”

“里头有好多菜式,您拍了绝不上当。可别以为是我做的修复才大力推荐,是知道您会真心喜欢。”

蔡润明老先生点点头,看见主持人报出买家拍价,抬手举牌,“三万五。”

蔡润明老先生的风格很明显,拍的都是少人问津的东西,举牌就一直跟到底。

除了一两个人跟蔡润明老先生一块参加竞价,另外有意出价的买家看到他参加竞拍,都熄了心思。

从两万一气被抬到十万,另外两个人纷纷出局,蔡润明老先生最终得偿所愿。

因为是最后一件拍品,落锤后便没有立刻收走,主持人站在台上说完收尾词拍卖会就正式结束了。

王会长见众人起身,赶紧走到台下邀请大家下楼参加结束后的自助酒会。

王会长热情有礼,可蔡润明老先生明显聊兴不大,时不时就看看台上那本胡越山食谱,一副心痒难耐的模样。

“您对这件拍品极有兴趣啊。也是,您是美食家,看到好的食谱当然要拿下了,哈哈。”王会长看出蔡润明老先生意兴所在,迎合地说。

“确实很有兴趣!这本食谱也不难拿,不如今天我就直接带走好了,省得再等几天。”

“那……那也可以的。”王会长怔了怔,又赶紧点头。

林芝站在一边,看到蔡润明老先生居然有这种操作,扁了扁嘴。

自己拍的东西就得等一星期,这位大爷说拿就拿,真是同人不同命啊。

“来,一块看看!”蔡润明老先生走了几步,又转头冲林芝招招手。

蔡润明老先生一脸欢欣的表情,就像是刚得了新玩具的孩子想要找人分享,林芝别扭了一下,还是跟着过去了。

“我说什么了?他肯定得买!”何教授小声说。

林芝想想也笑,“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工作人员正把食谱往盒子里收,见王会长领着蔡润明老先生过来,停了动作。

“这边签过字就好。”听了王会长的解释,负责购买合同的工作人员递来只笔。

蔡润明老先生签了名字,又拿出卡划帐,看得林芝一愣一愣地。

有钱人果然不一样,拍卖流程都不用遵守,跟在商店买东西一样简单。

工作人员戴着白丝绒手套将食谱捧到蔡润明老先生面前,林芝见他毫不在意地抓在手中,真当是本普通的书那样随意翻看起来,真觉得有钱人的世界她不懂。

十万块拍下来的东西,不说摆在家里供着,至少也要轻拿慢放吧,哪有这样哗哗翻地。

王会长一直恭敬地站在蔡润明老先生身旁,瞧他翻着翻着脸色就沉了下来,不免心中忐忑。

“怎么了?这本书有问题吗?”

蔡润明老先生手上动作稍缓,看着林芝叹了口气,“你不是说有好多菜式,拍了绝不上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