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 > 第四章 交底全文阅读

第四章 交底

热门推荐:

看到余颖不高兴,其他人相互对视一眼。

“英娘子,奴婢也没有办法,那个长安侯府的陈妈妈直接就把一切接过手去,老爷也是同意的。”

说话的人是任嬷嬷,是原主留下的忠仆。

余颖微微摇手,示意她不是因为她们生气。

这让她们松了一口气。

这些年里,她们对余颖是从一开始地护着,变成相当的尊敬。

娘子终于长大,而且很有本事。

曾经的主母要是知道,铁定很高兴。

要不是作为奴仆,不可以说主人家的坏话,她们都想骂不长眼的杨大人。

自家娘子这么厉害的人,自家人竟然看不上,非要巴巴把自己孩子送往京城。

哎!

真的是让她们无语。

这一次看到余颖怒了,那些奴仆们一个个,都有些不怎么高兴,杨陵被迁怒。

正在这时,一只黑色的猫大摇大摆地走进来。

它仰着头,迈着优雅的猫步,朝着余颖喵喵喵地叫了三声。

“你生气了?不至于啊!这些都是凡人。”旦旦问。

“我不生气,但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应该是生气的。”

“不管怎么样?孩子交到我手里,结果走的时候,一声招呼都没有打,也太过分。”余颖说道。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你已经被穿越了。”旦旦调侃道。

“要是真的被穿越,只能说那人要比我的功力强大。”余颖同样很皮地回答。

这世上想要穿越到她的身上,除非是那种大佬。

但大佬根本就不需要穿到这具身体上,直接一个意念就可以搞定整个世界。

自然不会存在这种可能。

“那么娘子,咱们怎么办?”任嬷嬷说。

“先去看看我那个大侄子!”余颖有些咬牙切齿地说。

好在余颖现在的东西,不需要准备太多。

只要有银子,什么都可以解决。

银子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在临走之前,她把老宅的事情布置了一下。

就是她不在这里坐镇,那些该做的事情还有接着做。

这段时间里,她已经开始让那些人进行粮种改造,这是要接着做的。

粮食作物可以自我进化。

但人类的加入,会加快这个速度。

当然这件事,余颖并没有大张旗鼓地说。

等品种稳定下来再说。

原本她打算过段时间,再和杨陵说说。

可怎么也没有想到,还没有来得及说,就有麻烦事发生。

大侄子连和自己商量一下的机会都没有给,直接就把孩子给弄走。

虽然在他们两个人身上,余颖做了一下下手脚,保证他们得安全,但时间久了还是不行。

她必须追过去,保证他们的平安。

“那么你们一定要记住我的话,好了,走吧!”

就这样,任嬷嬷她们被留下。

而另外几个,被余颖带在身边。

任嬷嬷已经年纪不小,是做祖母的人,应该歇歇。

也有愿意跟着余颖走的,去看看新的地方。

好在,余颖这一次不会打算只带着几个人就走。

现在外出时,可是要看谁的家庭后台硬。

反正带着几个不多的奴仆出行,绝对是被人轻视的居多。

余颖也懒得和人解释。

人前自然带了不少人跟着她,前呼后拥。

到了自己的地盘,就不需要那么多人,但外面一定要。

她们一行人速度很快,当天就到了杨大人的府邸。

府里的人都认识,余颖就问了一下情况。

才知道他们姐弟两个人,才带了四个奴仆,两个奶娘和两个小丫头,就上路了。

听了这个答复后,这真的让余颖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是谁给出的主意?

正常的官宦人家,怎么也要弄十个八个奴仆跟着。

把自己儿女这么就轻轻松松地交出去,让余颖还以为杨家,已经犯下抄家灭族之罪,不得不低调行事。

余颖很想问问,杨陵是不是脑抽了?

你一个地方大员就让自己孩子,带着这么几个人上路,绝对是底气不足的感觉。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杨家的小主人,是去长安侯府去打秋风的。

余颖问:“怎么才带这么少的人去?而且这几个奴仆还都是女的,力气太小,一旦有事有谁会护住两个孩子?”

“英娘子,这是长安侯府陈妈妈的意思。”

“侯府算个屁,怎么能管到杨家事?这手也伸得太长。你去,明早把那些家里的奴仆叫来,让我挑选一下。”

余颖说话时,爆出粗口,绝对是很不爽。

管家一看,就知道这位姑奶奶有可能是来找事的。

但他心里竟然有些认同余颖的说法:长安侯府的人管得太多,杨家的事轮到侯府人说了算?

他有些兴奋让人传那些闲着的奴仆,准备第二天来应选。

毕竟他也认为杨家姐儿、哥儿,带的使唤人太少。

当然他给自己老爷传递一个信息:老宅的姑奶奶到了,而且看上去很不高兴,因为姐儿哥儿走之前没有通知她。

杨大人正巧忙着,就没有在意。

等他处理完事情才回家,也已经不早。

一想到家里等着的小姑,他感觉自己太阳穴有些跳痛。

说起来这位小姑,这些年来很没有存在感。

她很少出现在他们夫妻眼前。

对她,他真的并没有畏惧。

他也知道小姑的来意,应该是为了两个孩子。

自然他认为自己做的没有错,根本就不怵。

但还是要争吵一番。

所以才会头疼。

他还以为这位小姑,一定会等着他回去。

只是到了地方,才知道这位姑奶奶已经去休息。

怎么会这样?

杨陵有些奇怪,这不应该啊!

按说小姑应该特别愤怒才对,她不在时把孩子接走,也没有打个招呼。

杨陵也感觉自己做的不够地道。

不管怎么样,小姑对两个孩子真的很不错。

管家上前来,说:“大人,回来了,姑奶奶特意留给你看的。”

说完,递上余颖留给杨大人一些资料。

“这是她让你在睡前看完的。”

“好,我抽空看看。”

看后,杨大人脸色都变绿了。

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妻子的娘家是这样的。

在他印象里,早年的长安侯府并不是这样,还是可以的。

等等。

那是岳父还活着。

现在的岳父已经死了不少年。

他想不到,长安侯府竟然变成这个样子。

一想到有人是这样形容长安侯府:也就是门前两个石狮子干净。

他就呕得很。

他的儿女到了那里,岂不是送羊入虎口。

尤其是那个喜欢舔舐女孩嘴巴上胭脂的家伙,一定要把他和自己女儿隔开。

这一刻的他,恨不得回到过去。

把自己的主意改回来。

去什么狗屁长安侯府,去了只怕女儿更加不好嫁。

另外,他还知道自己小看了小姑姑。

说起来潜心修道的她,竟然如此关心时局,让他有些奇怪,也有些警惕。

显然,小姑姑应该不是闲得无聊,跑到这里来的。

一来就让人挑选奴仆,只怕应该是有所打算的。

会是为了两个孩子?

还是想着另外有什么想法,正好离开这里。

他这一晚就没有睡着,一方面担心儿女,一方面不知道小姑姑想做什么。

他在辗转反侧,心里祈祷,小姑千万不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变化太大,他有些受不了。

天刚刚蒙蒙亮,他就起床。

就在这时候,余颖也已经起床,先做了一下活动。

也没有活动多久,就停下,她今天的事情不少,准备要挑选一批得用的人手。

还要和大侄子说说话。

当然要先吃饭。

而这时候杨陵也知道她起来,就找过来。

看到这个带着半块面具的小姑姑,杨大人一下子平静下来。

该来的,总是要来。

就见余颖一招手,说:“坐吧!有话吃完饭再说。”

杨陵有些食不知味地吃饭。

对面的小姑姑倒是胃口好,吃得不少。

过后,姑侄两个人坐在亭子里准备下棋,当然这是在装装样子。

余颖打算明天再走,因为要准备不少东西。

还有船只要准备好。

才有机会好好和杨陵交流一下。

“大侄子,你一定会奇怪为什么我,早就注意京城的事情吧?”余颖说。

“是的,按说姑姑您只要清修就好,不需要担心。”杨大人愣了一下,还是反应过来,才说。

“只要清修就好?呵!”

余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嘲讽。

姑侄两个人坐在亭子里,天已经亮了很多。

余颖看看附近,整个亭子里就两个人。

其他人都在远离这里的位置。

然后余颖开口说:“不要说什么只要清修就好,大侄子。”

“你很明白自己的处境,上面的人根本就是想要你死在这个位置上。”

“你!”

杨大人就是一愕,想不到小姑竟然看出来。

他也感觉出来不对劲。

皇帝对于这个位置上的官员,一般是任职三年,就要换人。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个位置上太过油水多,一个不好就成为硕鼠。

但他已经在这个职位上干了七年,要是再干下去,的确是有死在这个位置上的感觉。

既有信任的可能,也有那种当猪养的可能。

他之所以特别心急,甚至把孩子送走,也有这一个原因。

要是在老侯夫人身边长大,那么孩子们会和侯府的人有感情。

万一,他不行了,儿女还是可以安然长大。

但这是他心里掩藏最深的秘密,想不到会被小姑说破。

还不等他说话,就听到小姑的声音接着说:“杨家虽然是大族,也属于书香门第,但真的和大侄子有很近血缘关系的很少。”

“那些杨家人说起来,都只能是所谓的远亲,杨家人丁太过单薄,你也只有儿子一个。”余颖又说道。

“在上位者眼里,你就是一个好用的棋子,而且人丁稀薄,就是出了事也好解决。”

“你怎么知道的?”

杨陵满脸震惊,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因为这位小姑姑说的,都是他心里琢磨出来的。

所以他只能是接着做下去,装作不知道。

这样可以给家人少招祸。

但她一个妇孺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此刻的杨陵满眼警惕。

“只要多看看史书,就可以知道。”余颖说。

说起来,从她穿过来,已经是快过十年。

杨家老宅的书,她都看过。

尤其是知道那个女帝后,余颖自然更加想要看看这个世界的历史。

虽然说起来历史书上的历史,并不一定全部是真的。

但还是有一些真材实料的。

听了余颖的话,杨大人想起来,老宅的奴仆是曾经给他说过,小姑姑已经把老宅的书读完。

当时他是微微惊讶,但就没有放在心上。

现在才发现自己小看这位小姑姑,她的政治敏感度很强大。

这一点,和其他女性不太一样。

比如说他的妻子甄氏。

虽然也读过不少书,但对于政治这一块根本就不感冒。

“你一定奇怪我为什么很注意是啊?”余颖说。

杨大人摸摸鼻子。

现在的他才发现自己的小姑姑,竟然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成长起来。

他的思路,竟然是一直被小姑姑牵引着。

就听余颖说:“因为我这一张脸啊!”

“要是杨家倒了,我就没有什么好下场,就算是我已经是三十岁的人。”

“虽然我一直以出家人的身份外出,但我并没有真的度牒,另外就是真的出家人,就一定能清净?”

被余颖的话说的是目结舌的杨陵,看着对面的小姑姑。

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现在的小姑姑,虽然看不出模样长得如何。

但从身段上看,还是带着一种美丽。

另外小姑不说,他都忘了。

小姑姑是没有真正出家,只是一个名头。

当然他也承认,有些庵堂和道院并不清净,甚至有些男人就喜欢那个调调,以为自己是占了神仙们的光。

那种名为出家人,实则是妓子的情况,的确是不少。

杨家为什么在家里改成道观,就是这个原因。

“哦!其实小姑姑不要担心,纵然我身死,但陛下会施恩于你们的。”

“呵!大侄子,你太天真了,你为他那么尽心尽力,他都没有为你留一条活路,你以为他会在意杨家留下的妇孺?”余颖毫不客气地说。

坐在皇位上的皇帝,很多就不是个东西。

当年的汉献帝搞什么衣带诏,让自己的皇后娘家人出力救他。

结果被曹操发现,伏皇后直接就被曹操派人凌辱致死。

伏家人,一个也没有跑掉。

那个汉献帝,连个屁都没有放。

既没有救皇后,也没有替伏家出声。

反而纳曹操的女儿为妃。

纵观历史,为皇帝背锅,搞得整个家族倒霉的不少。

皇帝根本就没有什么补偿。

所以余颖根本就没有对皇帝的节操,有什么念想。

想当年的林黛玉,要是皇帝念着林如海的功劳,护着几分,也不至于落到那个悲催地步。

余颖看到大侄子还妄想着,皇帝还念着他的功劳。

就直接点醒他,别做梦了。(未完待续)